皇宫,御书房。
庆帝面向窗外,眺望着京都秋景,神色平淡。
在他身后,站着不少人,且都是南庆朝堂上数一数二的大人物。
司南伯范建,宰相林若甫,监察院院长陈萍萍,东宫太子,二皇子,新晋平北侯范闲也在其中。
一眼扫过场上的情况,范闲心中默默盘算着接下来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在场的这些人中,二皇子绝不会同意这门婚事,林若甫态度有所更改,如今也不同意。
太子向来跟二皇子对着干,自然是支持自己的婚事,自家老爹就不用说了,妥妥的一万个同意。
如此一来,最关键的一票还是在陈萍萍的身上。
当然,庆帝的态度更为重要,不管下面人说什么,庆帝只需要一个定论,这件事情便会彻底尘埃落定。
就在众人闭口不言时,一身白袍的庆帝转身,语气寡淡道:“说说吧,对于林婉儿和范闲的婚事,你们都是怎么看的。”
说话间,庆帝的脸上带着几分疲色。
昨天听司南伯和林相争执了大半天,他的精神也受到了影响。
随着庆帝开口,林若甫直接上前半步道:“陛下,臣以为,如今两国边境对峙,实在不宜举办婚事。”
“再者,婉儿和范闲,一人是相府之女,一个是庆国平北侯,一旦结亲,必然声势浩大,前线边境战火将起,若是消息传至边境,怕寒了边境将士的心啊!”
林若甫这话刚说完,范建直接上前:“陛下,臣觉得林相说法不妥,前段时间战事初停,将士们兵疲马乏,闲儿和相府之女的婚事,或可以激励军心!”
听到这话,太子紧接着道:“儿臣以为,司南伯说的在理。”
虽然太子和林相结盟,但在这件事情,却无法和林相达成统一。
范闲如今满门心思想要对付二皇子,太子自然乐见其成,毕竟只要范闲指掌内库,便有了可以将二皇子灭掉的资本。
到了那时,他只需要做渔翁之事,取鹬蚌入手即可。
听闻太子开口如此仓促,庆帝眉头稍稍皱了皱。
此时,二皇子反驳道:“儿臣倒觉得,平北侯才出使北齐归来,又遭了那么多的磨难,是该歇息一段时间,休养生息。”
庆帝若有所思点点头,目光转到陈萍萍身上:“陈院长,你怎么看?”
闻声,陈萍萍先是拱手行礼,而后才道:“两人此时成婚,不妥。”
没有原因,只有结果。
陈萍萍一如既往的单刀直入,直接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听到这话,范闲心情略微有些沉重。
陈萍萍不帮忙,这有些出乎预料,但仔细想想,似乎却又在情理之中。
其他事情上,陈萍萍向来会不竭余力给予帮助。
唯独在接手内库方面,陈萍萍似乎有些抗拒。
容不得范闲往深处想,庆帝的询问声已经在他耳边响起。
“范闲,你自己觉得呢?”
范闲身子微微下弯,继而语气坚定道:“回陛下,臣,非林婉儿不娶。”
“哦,非她不娶。”
庆帝点点头,略微思索片刻后,继而道:“林相,林婉儿是怎么想的,你知道吗?”
“这……”
林若甫一时语结。
林婉儿是什么想法,他自然知道。
可现在这种当口下,能说吗?
“陛下,婉儿与我情投意合,她与我的想法是一样的。”
范闲突然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笑意。
得到答复,庆帝随即一挥袍袖:“既然两人情投意合,且又有婚约在身,这门婚事,还有什么可商议的?”
“传朕旨意,十日后范闲与林婉儿完婚。”
随着庆帝的一句话,这件事情彻底尘埃落定。
直到这时,林若甫才意识到,此番陛下召他们前来,根本不是让他们商议,而是为了通知。
即便心中有再多不甘,可这种情况下,林若甫只能拱手道:“遵陛下旨意。”
范建陈萍萍几人也都纷纷行礼应允。
太子脸上带笑,目光不留痕迹的瞥了眼二皇子。
但二皇子却置若未闻,脸色如常。
就在太子心中疑惑时,庆帝已经再度道:“太子老二和范闲留下,其他人,先退了吧。”
随着范建林若甫陈萍萍三人离开,庆帝转头看向范闲:“听说谢必安还在你手里?”
范闲眉头一抬,心中升起些许不好的感觉:“是。”
庆帝转身朝软塌走去,声音淡然:“放了吧。”
听到这话,范闲倏然攥紧双拳。
太子也满脸愕然,心中只剩下不解。
咬牙良久,范闲闷声道:“陛下,谢必安奔袭澹州城,意图害我。”
“就这样,把他放了?”
“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