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阴阳眼转世风水岐黄双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5 章 鉴宝,救命(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到了地方,黄坤谢过公安局长,去了冯老说的那家。一个小四合院,住着一家八口人。青花大罐的主人是这家的老爷子,姓张,排行老二,人称张二爷。

    青花大罐是他父亲传给他的。老人想要确定是不是清乾隆时期的官窑瓷器。前些日子,有人来求购这个大罐。带着一个四十多岁的鉴定师,那个鉴定师说,这个大罐是民国仿品,不值钱。

    本来79年的时候,瓷器就不值钱。所有的古玩也都不值钱。刚刚改革开放,有一些外国人,喜欢中国瓷器古玩,能花多一点钱,收购喜欢的珍品物件。

    冯老拿出放大镜,仔细观看这这个青花罐是清乾隆青花锦纹壮罐,特点是直口短颈,溜肩,筒形腹,圈足。足内白釉无款识。盖圆顶,宝珠形纽。这类罐俗称“壮罐”。这样的器形是清乾隆仿明宣德青花锦纹壮罐的样式烧制的。胎体洁白细腻,瓷质坚密青白釉,釉面匀净。有橘皮纹,散晕和黑色斑点,仿明代永乐,宣德青花的“苏麻离青”的艺术效果。

    冯老一边细致观看,一边给黄坤讲解。

    黄坤认真细致地观看每一个细节。他感受到了一股淡淡的灵气。冯老把乾隆早期作品的特点和仿明青花的特点详细地说了一遍。

    黄坤问冯老,您说的那些特点,这个壮罐上都有。民国时期的仿品怎么能鉴别出来?

    冯老解释,清乾隆年间的青花釉薄且均匀,用的是上好的浙料,乾隆早期青花,用笔相对淡雅,青花发色是蓝色里面有一点点紫色色调,胎釉细腻釉面光洁莹润。也有仿成化,呈青色,发色淡雅和平。皆因乾隆早期,国力强盛,官窑出品,乾隆皇帝要求非常高。

    民国的高仿的都是曾经官窑的“大内高手”,不过,用料和官窑还是无法比拟的。主要差在用料上。官窑得东西,不达标准,直接砸碎。民窑仿品,即使工艺再高,也无法做到完全一样。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釉面在放大镜下有气泡,且疏朗通透。而仿品气泡密集不通透。

    黄坤拿着放大镜,看到了密不透风的气泡,顿时有点密集恐惧症的感觉。然后,他发现釉面不是发青或者蓝中带紫,而是发绿,所以应该不是乾隆年间的官窑瓷器。是民国时期的高仿。

    黄坤没有出声,他听冯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