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的准备,先确定好贺州知州的人选,立刻上任,以暂代知州的名义抚民安政,尔后再向朝廷上书保奏,等到吏部的委任公文下来,再正式确定其身份。
楚欢离京之时,皇帝亦是亲口对楚欢说过,西关局势非常,可以非常手段处理,楚欢自认为自己这样做并没有违背皇帝的意思。
黄玉谭立刻摆手笑道:“玩笑话,玩笑话,楚督,这一把手黄某可是做不来……!”抚着胡须,含笑道:“不过这仓促之间,想要找寻一名合适的知州,倒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如果说暂时凑合着用,黄某倒有一个人选,就是不知道楚督敢不敢用?”
裴绩已经笑道:“师兄,你说的是他?”
楚欢似乎也明白什么,含笑道:“黄先生说的该不会是何魁吧?”
“楚督英明。”黄玉谭笑道:“何魁此人,我倒是有些了解,读书不少,也算是满腹经纶,年轻的时候,就喜欢评点天下事,参加过京试,曾经在贺州廊鄠县做过县令,廊鄠县在他的治下,倒也是民生繁盛。只不过何魁此人性情比较耿直,说话直率,得罪了不少人,后来从廊鄠县被调到了贺州城,调进了户部司衙门担任主薄,看似升迁,实际上是明升暗降……!”
楚欢颔首道:“先生的意思是说,何魁有治理一方的才干?”
“说他能够治理一州,未免有些言之过早,不过此人若是真心想办些事情,倒也是能够尽心尽力。”黄玉谭缓缓道:“他出生于贺州,对贺州的风土地貌十分的了解,虽然一直没有用武之地,但是在贺州官场混迹多年,多少还是有些人脉的,假以时日历练,倒也是能够独当一面。”
楚欢叹道:“只是此人跟随胡宗茂谋反,似乎对朝廷谈不上什么忠心,若是让他为朝廷所用,只怕他不会屈从。”
黄玉谭抚须微笑道:“事在人为,就看楚督如何去说了。”
何魁确实对朝廷充满了怨恨之心,他性情耿直,实际上是个内向的人,这样的人,往往会将自己的愤怒积压在心中,直到某一天突然爆发出来。
年轻时候的何魁,确实是意气风发,他饱读诗书,满腹才学,也希望能够有朝一日施展拳脚,报效这个国家。
对于大秦帝国,何魁也曾抱有极大的希望,帝国初见时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