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晨在省城出差,蓝相谊则在同尘乡间迎接了从远道而来的客人,农林专家吴宗林从叙永支援回来了。
“吴老,辛苦辛苦,好久不见。”蓝相谊紧紧握住吴宗林的手,见了老朋友,他极是高兴。
“小半年了,我总算完成使命回来啦。”吴宗林笑呵呵说道。
“听闻苦竹改良成功了,要恭喜你。”蓝相谊早在“龙叙一家亲”的群里看到这个消息,就为吴宗林点赞,而今能亲自道声“恭喜”,更是难能可贵。
“摸到门道,不就水到渠成的事嘛。”吴宗林泰然自若,“只能说,东西协作路上,你我不虚此行。”
“不虚此行,这个说法真好。”蓝相谊连连赞叹。
吴宗林想到正事,赶紧催促蓝相谊,“不是说要带我去庙贤村看看竹山吗?还不快去。”
“您老可真是一刻都闲不住,得了,咱抓紧上山去。”被吴宗林催着,蓝相谊有些不好意思,他赶紧带上吴宗林前往庙贤村。
严琳早就在村口等候老庄家的到来,见了吴宗林之后,严琳像见到了许久未见的长辈老师,一路跟吴宗林问长问短。
“吴老,您是怎么改善叙永的苦笋的,我想听您说说,到时候也帮我们改善一下。”严琳俏皮表示。
“小姑娘口气不小,你们庙贤村的笋产量,放在全国都是能徘前列的,这还让我怎么改进?这个笋产量受很多因素影响,跟水稻不能比。”吴柏林笑着回应,他又透露,“其实叙永苦笋改善,也是受咱们这里的竹笋培育思路的启发。”
“咱们多年来深耕竹笋产业,尤其是雷竹覆盖技术已比较成熟,我就想把它嫁接到苦竹种植上来。你也知道,我们雷竹都要在挖完笋后覆盖砻糠和稻草,对不对?”
“是啊,确实如此。”严琳跟着外公、爸爸上过山挖过笋,对此还是有所知晓的,“我爸说,笋适合在阴暗的环境生长,最好遮遮阴,把笋藏好了,如果晒太阳了,反而不好吃;还要有一定温度,让它能茁壮成长,温度太低,笋不易萌发,长得也不大。”
“没错,要遮阴又要又温度。叙永稻田少,砻糠和稻草不好找,如果去外地采购,成本又太高。有次,我在下乡的时候发现,有个村民从竹制品厂搜集了一堆竹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