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第三个对子可以说是及其有难度的对子,若是这个对子能答出来,老夫认为完全可以做老夫的弟子了。”老者缓缓开口道。
“我去,这可是孙穆孙老啊,那是做过当今皇上老师的人,居然说答出这个对子就能直接拜师了,不行了,这次我绞劲脑汁也要想一个出来。”旁边有人激动道。
孙穆望着焦急的众人露出了微笑,这个对子是无意中得到的一个上联对子,昨日诗会开始前他突然想到了这个对子,琢磨了一夜都没有任何思绪想到下联,也让孟学究他们看过了也是无从思考,所以他决定将这对子留在这第二轮的最后放出来,若是真有能对的上的那就是胜过自己的青年才俊了,自己能够收徒也是赚了,自然不亏。于是开口说道:
“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孤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经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孙穆是一口气说完的,可见他对这个对子如此熟悉但是却始终不知道如何去对。
场上的众人瞬间像是泼了一瓢冷水一般,这个对子刚听看似简单,毕竟是从一到十,可是仔细一想却又很难,不仅是要对的工整漂亮而且要符合数字的递进性,所以有些人即使再怎么想成为孙穆的弟子也没办法了。
孙穆叹了一口气,说实话这个对子自己都对不出来怎么能让其他人对呢,于是也是准备放弃让众人停止了,准备重新出题了,于是他清了清嗓子准备说话的时候。
“我知道了!”
李烨突然大声叫道,刚才他就觉得这个对子很熟悉,一直不知道在哪看过,想了半天才想起来他们高中老师曾经说过一个关于苏轼的故事,当年年少的苏轼与好友赶考时遇大水,船连续停靠渡口几天不得前行,对方忧心忡忡,唉声叹气地念出了一组上联:
一叶孤舟,坐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浆五帆,经由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像这种数字联,读来明如白话,但是对起来却是有难度的。乐观的苏轼面对如此沮丧的好友,自然要好好地劝慰一番,于是他对了一幅更绝的下联:
“十年寒窗,进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年一定要中!”
李烨想起了老师曾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