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就是齐国的主场,不管是山地步兵还是战车方阵,亦或是舟船部队,齐国就没有短板。
齐国在河南的地盘,都是这么抢过来的。
鲁国响应之后,跟鲁国一向关系不好的宋国,居然也屁颠屁颠组织了使节团北上。而且和鲁国人不同,宋国人的会盟规格有点大。
子纥为人爽快,真要是有人侮辱鲁国,爆衣开打就是。
再者,妘豹为国君时,李解先是为将后是为相,二人情谊、身份,是不用多加解释的。
这样鲁国也不会丢人,鲁侯也不用担心齐国人使诈。
因为按照这年头的常理,如果你能阵斩六百,那么败军落荒而逃的规模,将会不可想象。
更何况,自己手握大小王,顺子飞机贴脸明牌,就问怎么输?!
“君子为大夫,贱私为小人。君待我等为国士,岂敢不以国士报之?!”
当年随、蔡、郑、晋,在周天子的号召下,是轮流跟楚国发|生|关|系。
不过舟船部队虽然失利,地面部队却是胜得漂亮。尽管老妖怪很谦虚地跟当时的鲁侯说“小胜一场”,但就是这个“小胜一场”,直接把鲁侯给吓住了。
所以子纥在判断事态紧急的时候,陡然想到的一个办法,就是迂回一下。
作为国君,亲自前往无盐邑,这要是办事漂亮还好,要是办得不好,不但有损国体,还有损国君颜面。
能跟齐国拼战力的,也就只有卫国。
仅仅是为了组织会盟,齐国就拿出来两万多只羊,这些羊怎么来的不好说,不过齐国一出手就这么阔绰,着实把人给吓住了。
没有靠山的日子里,鲁国国力又不大如前,齐国在南北方向上的开拓都是卓有成效,国力已经是数倍于鲁国,可哪怕明知道日子不好过,还得硬着头皮过。
此时齐鲁之间的边境线,就在这附近,顺着汶水逆流而上,至梁父山,就是齐鲁早期争雄的重要关隘“阳关”。
代表路过前往无盐邑会盟的人,是鲁侯的近身力士,陬邑大夫子纥。
鲁国人在跟齐国人的济泗话语权争夺中,基本就是输多赢少,齐国的实力如何,鲁国人心知肚明。
济泗流域的国家,能跟齐国拼财力的,也就只有宋国。
齐鲁双方打打停停,每次不打之后,鲁国人一般就是跑历下消费一下。
要是随随便便就能到处开办娱乐会所,那倒是容易了,蛮夷也这么干,不就可以积攒原始资本了?
齐国选择会盟的地点比较微妙,在汶水之畔,大野泽东北。
作为周天子当年的盟友,姜姓氏族那是出了大力的,就现在,齐国还保留着最开始的权力,那就是不必等周天子的许可,就可以发动一场小型惩罚战争。
子纥于是忧心忡忡,他觉得齐侯这个老东西,肯定会找个机会发难,说鲁国人不讲究,故意侮辱齐国人,不给齐侯面子,这让齐侯很想发飙。
用豹就是用解,用解就是用豹,这几乎就是一个常识。
只是他这种操作,显然是违规的,要是鲁侯不信任,直接干掉他也是非常合理的事情。
这么想也是无可厚非,实在是现在的机会太棒了。
一句话,赔钱!
损失虽然不大,但想要偷袭齐国后方的意图暴露,那就是失败。
这让鲁国人很是担忧,又是怀念老妖怪,又是害怕齐侯这一次搞事,怕不是规模会大到惊人。
四个大国就这么有点误会,有点稀里糊涂,外交措辞上可能也没有领会透彻,就齐齐聚集在了会盟地点——无盐邑。
率队会盟的人,居然是宋国“劲草”,大相戴举。
齐侯在公开场合,指责鲁国身为姬姓国家,却没有“为王前驱”的自觉,会盟如此重大的事情,竟然只是派了一个不知道什么来历的大夫来,这不仅仅是侮辱盟主齐国,更是侮辱会盟的列国啊。
济泗称霸,把大保健业务开展到南方,没有正儿八经的天子钦定牌照,能行?
更让鲁国人爽快的是,哪怕是吴国返回老家,齐国也没有继续出来撒野。
汉子国刚跟楚国人大打出手,前头还要淮南的治安战,加上汉水之畔封君建国,吴国后方肯定不痛快。
济水之南的历下,除了学风昌盛之外,穴风也挺娼盛。
戴举这样的重量级人物出现之后,卫郑两国,也都升级了使节团规模。
教训不了吴威王勾陈,还教训不了你个私生子?
只是鲁国的使节团抵达无盐邑之后,陬邑大夫子纥一看到列国派出来的会盟使节团规格,他就暗道不好,一身肌肉瞬间紧绷。
这年头,谁不知道谁啊。
最先响应齐侯会盟的,正是多年的老对手鲁国。
郑国由郑城子亲自前往会盟地点,而卫国,则是卫侯亲往。
其实子纥想写的是李解,但因为李解现在已经是国君,这就没办法下笔,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