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战国万人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7章 故技重施(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这时候继续作战,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

    “属下同意云轸君之言。”

    反正列国都这么干的。

    多出来多少张争食的嘴……杀掉不就行了?

    更要命的是,淮水从东向西运输物资,难度远比邗沟、泗水要高,后勤补给上的压力,显然要比当初在逼阳国大得多。

    两个时期不同地方的资源是完全不一样的,要知道,当时泗水、邗沟等等重要物资运输通道,都掌控在李解或者说吴国手中。

    而现在楚国蛰伏起来休养生息,根本没可能过来踩蔡国一脚。

    从应国、叶邑购粮,其实是最稳的路子,毕竟两地有求于他,难点就是怎么快速地把粮食运过来。

    至于说陆路……等应国、叶邑的粮食运到白邑、新蔡,大概新蔡城内已经玩起了“易子而食”的戏码。

    “好!老子继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听了李解所说,贾贵点点头,看着李解道,“上将军,何不效仿逼阳国故事?”

    这要是拖上一个月,怎么地义士、义从也该恢复不少状态了吧。

    “姜文!”

    两地情况,已经面对的国际环境,完全不是一回事。

    “贾贵,你怎么看?”

    现在好了,这个难点已经不再需要考虑,因为压根就没有水路运过来的可能。

    但当时李解掌握的资源,和现在不一样,背后还有吴王勾陈的支持,加上想要宋国死的国家,多不胜数,背地里要搞宋国的大国,甚至还有晋国这样的老牌霸主。

    现在却是另外一回事,针对蔡国的霸主,从来就只有楚国一家。

    “是!”

    更麻烦的是,郑国这一波,绝对是打着兵贵神速的念头,大概是吃准了“义军”连续作战,就算再怎么强,人力终有尽头!

    在座的人,包括上蔡大夫蔡美,都知道李解当初在逼阳国打第二次逼阳战争,就是靠开沟挖渠、修墙结寨,硬生生把宋国联军磨成了智障。

    这郑国是什么鬼?!怎么也不按套路来的?

    期间再弄几个堡垒或者高台出来,能射就射,不能射就跑,怎么地也能拖住郑、蔡联军的脚步。

    “老君,郑、蔡联军会师于上蔡,这打探军情之事,又要拜托老君。”

    沉默了一会儿,听到着消息的时候,李专员寻思着还是有点想念静静的。

    但是,随着胜利之后乍然放松,再想重新杀气腾腾,那就难了。

    “……”

    都是老江湖,这种传统操作,肯定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现在郑国的想法,我猜是想打算兵贵神速。毕竟,我军士兵疲敝,绝对需要休息。就算郑、蔡联军的先头部队抵达平舆,发现不能速胜,也能加速消耗我军粮秣。新蔡人多缺粮,这一点,羊舌肱肯定心知肚明。”

    贾贵冲云轸甪微微点头,原本是平等相待的动作,被贾贵用出来,配合他的猥琐卖相,竟是有着浓浓的谄媚味儿。

    李解眉头紧锁,按照行军速度来判断,郑国的部队,最快五天就能干到新蔡。

    哪怕是灌水喷子,也得有来有回啊。

    楚国当年发迹的时候,缺少人力也的确掠夺过别国男女青壮,但发达之后,为了震慑弱小以及战术需要,时不时也会搞屠城,规模大大小小,人数多多少少。

    此刻,李解点了点一个黑点:“这是上蔡,蔡国在汝水的舟船数量,应该十不存一。但即便十不存一,有几十条船,也足够运送数千兵力,前往平舆。”

    打仗这事儿,现在他是专业的,其余云轸甪、公叔勤、蔡美、蔡夕等等,都只是从旁辅佐,最多就是给予参谋和建议。

    总的部队数量,绝对不小。

    可现在偏偏李解就是靠能打出名的,各种意义上的能打。

    很快,他就明白过来,李解压根就没考虑过屠杀新蔡国人来减轻压力。

    会议室内,气氛并不算严肃,认真来讲,真要是逼急了义士、义从,肯定能打绝地反击,但损失就大了。

    甚至李解还把自己如何解决粮食危机的方法,都公布了一下,可行性极高,就是成本也不小。

    云轸甪看李解的眼神,都觉得诡异起来,总觉得李解现在的行径,和传说有点不符合啊。

    一番交流之后,才明白过来李解说了什么。

    汝水这条高速公路,看来是没戏了。

    实际上,贾贵建议的可操作性很大,反正现在新蔡人力多得是,也不需要他们做什么高水平的工程,就是多挖沟多担土,把新蔡以北搞得乱七八糟,让郑、蔡联军没办法畅快行军,这就行了。

    沙哼和贾贵潜伏蔡国诸地,那也是真正打探了不少真实状况的。

    “首李,驻马城、平舆往南,一路坦途,郑、蔡联军,又算是本土作战,道路熟悉不说,更有地方支持,即便是坚壁清野,成效应当也不大。”

    “属下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