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这首《咏蛙》是主席十七岁时写的,深刻地表现出他少年时期的远大抱负和博大的胸怀,以及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现在朱由校也才十七岁的年纪,已经是天下之主,那种无形中的王霸之气顺着诗词的流露而出。
“陛下文思敏捷,书法自成一家,臣等拜服!”杨涟几人看完后自己跪倒在朱有孝身后。
“好啦,给那个门童送过去!”朱有孝把写好的诗词叠好后递给了许显纯。
许显纯走下马车来到余香楼门童旁边,把写的诗词递了过去。很快,书童带着一个师爷打扮的中年男子来到许显纯面前。
“请问这首诗可是先生写的?”那人看着许显纯行礼。
“我家公子刚写的,不知能否入内?”许显纯昂着头说道。
“请,请问尊驾来自何处?”师爷随后问了一句。
“怎么,这个还有要求?”许显纯眉毛一挑的问道。
“不不不,请先生和公子入内!”
许显纯回来给朱有孝汇报,朱有孝笑着拍了拍朱由检的肩膀说道:“走吧,我带你去看看这大同府里达官贵人的繁华生活!”
说完拉着朱由检下了马车,又对正准备下次的杨涟左光斗几人说道:“大同知府应该能认出你们,你们几个就别去了。”
说完和许显纯朱由检三人走进了余香楼,一迈进余香楼,里面的富丽堂皇着实给朱由检震了一惊,身边各种环肥燕瘦又穿着暴露的女子在他们身边穿梭。
“公子请这边走,知府大人的诗会在二楼,余香楼的花魁语嫣姑娘也在二楼!”门口的师爷这时走到他们面前引路。
二楼相比一楼小了不少,但是装潢得更为典雅精致,屏风大厅隔出来了一个空间出来,二十几个实木座椅面对而放,在大殿最东方的主位放着一个台案,朱有孝他们三人在师爷的指引下在落座。
这时大厅之中已经坐满了人,大同府知府韩一德从幕后的屏风走了出来,旁边还牵着一名貌美的年轻女子走到自己的座位之上。
“诸位,前日韩某听闻魏公公代圣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