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榜中飞出,落入紫光夫人和玄霄太子身上。二人下拜道:“多谢陛下。”
东王公看着七位帝君,道:“天庭帝君,四御以紫薇大帝为首,五帝以青帝为尊。助朕运化阴阳三才四时五行,处理一切事宜。
东王公收起封神榜,感知着榜中一个个放着光芒的神位,彼此交叉错落,气运交融,共同构成完整的体制,受他约束节制。
等主要天神分封完毕,已经封出了数千尊神位。
而且承接了这神道符篆,就和天庭绑定在一起,享受天庭尊位和气运,受天庭庇护,可以通过神职业位调动天地力量,还能广泛传播信仰,收集香火愿力,用来悟道修炼,好处可谓多多。
“今封敖沂为水母元君,助朕统领四海五湖一切水系正神,行司雨布云之责,不可怠慢。”
当然,这神道符篆是神道至宝封神榜衍生而出,三界之主钦授,乃是天地承认的业位,对她也有不小作用。
随着这法身渐渐成型,外界,东王公和西王母一时有感,大运加身之下,至尊命格运化大道,化天庭气运为修道资粮,使得他们仿佛化身天地,和世界混同,和大道同存,每时每刻修为都有所增长。
东王公又道:“帝君位格者,只在天帝天后和地皇之下,在诸神之上,不可轻授,非于天庭有大功者不授,准圣以下不授。”
这就是有至尊命格做天帝的好处,毕竟是三界主宰,权威越盛,权力越大,就能享受到越多的天地供养,几乎没有止境。
东王公接着道:“朕虽为天帝,但三界广大,事物繁杂,岂朕与天后二人能兼顾?是以当立诸帝君辅政,助朕和天后治理三界。”
“封昊天为南方赤帝,称玉皇大帝,为五行火之主,五季夏之神,助朕管理南瞻部洲。”
又令旧天庭妖神商羊、钦原协助勾陈大帝管理群妖。
前世雷震子据说做了勾陈大帝,但下场不怎么妙,应该就是帝气微弱,无法跟大帝之位契合,最终遭了灾。
这就是典型的“德不配位,必遭余殃。”
“听令,封青童君为东方青帝,称扶桑大帝,为五行木之主,草木百花之主,春之神,助朕分理东胜神洲。”
不过这一世,圣人的手脚插不到天庭来,自然都是东王公说了算。
就见东王公道:“封紫光夫人为北极紫薇大帝,为万星之主,助朕执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助朕统率三界星神,并应为诸天万界一切天庭之下帝王的象征,掌人间帝王变革之事。”
此后,东王公又封了四值功曹、五方揭谛、六丁六甲等值司神,以及诸帝君麾下神位。
东王公大笔连连挥就,封雷、火、瘟、斗、财、水、太岁、痘八部正神为天君业位。天罡地煞、东西南北中五斗、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群星列宿从天君到真君不等。
后土娘娘确实对天地有大功,又是混元大罗金仙,她封在诸神之首,众人也没什么好说的。
东王公道:“众卿勿疑,天庭自朕和天后、地皇之下,当有九尊帝君尊位,四御之外,再立五方上帝,助朕调节四时、运化五行,分理五大部洲。”
五方上帝听令,急忙下拜谢恩,等神道符篆入体后,立即开始炼化感悟。
种种考虑之下,他也就给了二人各自一尊帝位。反正他也不怕这二人有什么小动作,入了天庭体制,还想在他眼皮子底下搞事,那纯粹是活腻了。
就见封神榜上显化地皇神位,衍生相关神职,然后凝结一道神道符篆,飞出来落入后土灵台之中。
东王公目光扫过殿下群臣,开口道:“天庭草创,虽然妖族天庭存世百万年,但不过一家私器,未能行驶职责。朕蒙天地厚赐,履极至尊,当分封诸神,以维护三界安定,建立良性秩序,推动世界发展。”
这是正宗的大帝,位高权重,如果随便找个人当,东王公也不愿意。
就算强行分封,如果没有相应命格承接业位,转化气运,也是祸非福。
对于五帝人选,他也是考虑了许久,本不想给昊天、瑶池这种尊位,但奈何二人是鸿钧老祖的童子,自己名义上的师弟。
但同样的,使用神道符篆越多,就会越和天庭牵扯不清,根本难以割裂。如果失去了神道符篆,意味着神位不再,不但诸多好处无法再享受,和天庭的因果也不是他们能消受的。
反正有资格当帝君的人也少,四御中的两尊到现在还空着,没有合适的人选。
要知道这四御五帝,天庭原本是没有的,都是他从大天尊职权中划分出一部分,然后分封出来的,用来辅助他施政,并不存在天定。
再封玄明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元君,北阴酆都大帝,为万山之主,管理幽冥界六道轮回之外一切事物。掌管山岳土地川河变化及诸山神,和人间一切城隍、土地等地祇。”
又封华山、衡山、恒山、嵩山等四岳山神为天君业位。
这二人原时空中是正宗的玉帝和王母,这一世,投靠紫府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