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的行当,小的诸如酒楼、茶馆、衣铺,甚至青楼,大的有酒水、青盐的贩卖,甚至是和朝廷各部以及各地官府勾连的行当,明面上都与士人无关。
这些产业,不论见不见得人,悉数落在他人名下,但若追根究底,不外是这些文人的族亲和姻亲,甚至是如同东叔这样忠心耿耿的家仆。
果然,待赵子桐解释清楚,与周秦川所料大体不差。
销了东叔奴籍,再把房屋客栈一并过到东叔名下,就是为了将赵子桐自己摘个干净。
赵子桐此人,早年间虽然一心扑在科举上,可为人并不迂腐。
加之走过不少地方,也读了不少杂书,除了在经营生意上不太开窍外,脑子在其他地方还是够用的。
既然有人说他从事贱业,意图除了他的稟生资格,赵子桐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
这一招李代桃僵、釜底抽薪的计策,就是他最近四处访友,经人点拨后想出来的。
本来客栈若还是之前那副要死不活的模样,他还不屑用。
别看他同东叔说到客栈的时候嘴硬,要誓死守护先父传下来的产业。
可他心里门儿清,伙计厨子一走,客栈决计撑不了多久,关门大吉是必然的。
赵子桐怎肯为了一个即将倒闭的客栈去做这种事儿,从而落下口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