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的妇人,李唐遣赵松上前探查。赵松探之鼻息,呼吸微薄。赵松颇通医术,喂她丹药将其救下。
目光旁迁,就见黑夜中一对铜铃大眼瞪着他。
赵松恍惚间看见一位身高十丈的赤甲将军,缓过神来眼前却是一个半只手臂大小的婴儿。
“陛下。”赵松捧着婴儿来到李堂面前。
李堂小心翼翼地接过孩子,伸出手指逗弄他。那孩子伸出小手抱住李堂的手指,一双炯目直勾勾地盯着他。
李堂欢喜大于奇异,“此子与朕有父子之缘,朕当收为义子。”
说完,也不顾那金光异象,率众回宫。
次日,李堂在朝堂宣布此事,认其为子,赐名李灵。令赐宅院,金银,奴仆给李灵亲母。
李堂年纪尚轻,膝下并无子嗣,何况赠其义子之名,群臣无从反对。
李堂又以天生异象为之渲染,群臣皆颂,神子佑国。
南殷国皇宫上空,一朵行云停留良久。
行云之上站着三人,为首的衣着华丽,模样俊美正是敖殷。
敖殷左后一人,披散着头发,目若丹凤,面如涂蜡,浑身散发着厚重的气息。
敖殷右后一人头顶冲天长辫,身背龟壳,双目呆愣。
“如此便好。”敖殷俯瞰着南殷国国都,经过一夜的雨水滋润,赤黄的大地重现生机。
此行他是为了寻红莲而来,途经南殷国,见此地饱受干旱便施法降雨。从而错过了红莲诞生,远望见那金光异象,知晓她已被顺利诞下,这才松了口气。
“桓生,规六,我们走。”
“太子咱们去哪?是回东海不?”规六傻乎乎地问道。
“想家了?”
规六点点头,“我从出生就一直待在东海,没有出过远门,出来许久甚是想念老舅。”
敖殷见他一副憨憨的模样,甚是喜爱,遂安慰道:“待我治理好平遥水患,自会回一趟东海,到时你了功,我会上奏父王,表你为海族大将军,衣锦还乡。”
规六听后甚是欢喜,“太子您可真是大好人啊!”
敖殷笑而不语,心底颇感愧疚。转头看向一旁始终保持沉默的桓生。
桓生是敖广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