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也有一些灾害。”
“再加上流民刚刚安定,若是催得太紧,会适得其反。”
上官樱似乎是那种做事认真的人,见到有人占朝廷的便宜,她便接受不了。
“可是这些税赋不上缴到朝廷,也未必会用在百姓手中,官员会贪墨,遭殃的还是地方百姓。”
上官樱的坚持,登时让餐桌多了几分像是议事桌的感觉。
唐寅笑了笑道:“这也是先皇在的时候,一切安民的手段。”
“若是太过于清正的官员,往往在能力上有所不如,不懂得花心思,只想着公事公办。”
“但那些贪官就不一样了,给他们好处,他们会想方设法去捞钱,反而会出一些政绩。”
“我不是要为贪官说话,这也是大唐初定之后,为地方安稳所做的一种妥协。”
唐寅似在给上官樱讲明一个道理。
李二并不是靠对各地官员的整肃,形成一种清正廉明的社会风气,才创造了过去几年的太平年景。
完全在于李二是个喜欢在大事在意,小事不拘的皇帝。
再加上大唐虽然开了科举,但官员主要还是靠中正制来选拔官员,使得所谓的清正廉明还形成不了风气。
本身世家门阀就是一种垄断,他们不但垄断政治资源,还会垄断社会资源。
除非改变这种制度,让普通人有做官的资格,否则没法改变如今大唐的现状。
“我……”
上官樱看起来明白很多事。
但对于历史的发展趋向,她还是有些迷茫的。
她不知道大唐的未来,或者说是新朝,应该走什么路线。
是继续用门阀世家出身的子弟当官?
还是说让地方举孝廉?
再或是继续发展科举?
她只是个管账的,还管不了更多。
唐寅道:“这样吧,最近几天你多跟我走走,我带你到各部去看看。”
“让你知道现在朝廷是怎么个状况,让你对于如何当好户部的当家人有更多心理准备。”
唐寅的话音落,上官樱怔住了。
长乐饶有兴趣问道:“老公,你真要让上官姐姐当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