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开局长乐公主拜我为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4章 夹缝(1/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唐寅的生活没有受到多少干扰。

    仍旧是保持四点一线的生活模式。

    家里、外宅、朝堂、各衙门,总能看到他的身影,他比朝中任何一名大臣都忙碌。

    李靖回到长安城第三天,唐寅便主动上奏跟新皇请示,请求让李靖回幽州继续掌兵。

    以唐寅的理由,李靖在北方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若李靖长期不在北方边疆,可能会导致边疆将士心态不问,有哗变之可能。

    长孙无垢本想阻止的。

    李靖不在北方,理论上是给了长孙无忌获得北方军权的机会。

    但长孙无垢阻挡不了唐寅的决定。

    她现在也不敢再跟唐寅正面作对。

    当天长孙无垢便代替李治批复了有关李靖回北方的事,定于李靖两日后就动身回幽州。

    朝中大臣得知此消息,都感觉到事态很特别。

    李靖回朝才没几天,这么着急走,那李靖回朝的意义又是什么?

    李唐跟唐寅之间,到底谁取得了这场博弈的生意?

    李靖的态度又是支持哪方的?

    即便是朝中那些老谋深算的大臣,也没看明白唐寅这步棋背后的用意。

    有的人则猜测,唐寅并没有背唐自立的打算,否则为何总是避讳跟李靖见面?

    唐寅跟李靖之间保持距离,不正是给大唐皇室尊严,同时也为了打消别人的顾虑?

    李靖离开朝堂这天,已经是腊月十九。

    本来有很多大臣准备想送行的,但此番李靖拒绝了这些人的好意,而他连一些故交好友都没见。

    离别之时,也只是要带着李飞廉走。

    到城门口,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等人还是来了。

    这些人怎么说也是大唐的元老大臣,更是李靖的至交好友,即便他们在没有得到皇帝或是唐寅许可的情况下来见,似也是情理中的事。

    “卫国公,你此行北上,或又要经年才能回来,我等老家伙,特地来给你送行。”

    “跟你同饮一杯践行酒。”

    房玄龄代表过来的众大臣跟李靖搭话。

    李靖本来马都不想下,但见眼下这么多人在,也是盛情难却,还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