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高士廉怎么说也是自己的亲舅舅,可现在舅舅却站在外人的立场上,让她很是气愤。
“这件事,从长计议吧。”
长孙无垢在唐寅发话之前,主动将这件事延后。
是她看出来,李靖被她逼得太紧,已经有要退出朝堂的打算。
若是李靖真退下来,北方的军权也一定不会落在她和李唐忠臣的手上,也一定是唐寅的人去接替。
那就成了偷鸡不成蚀把米。
她还是要掂量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
“卫国公此行辛苦,哀家不打算留你太长时间,京师内的驻防事务,你回来后多跟兵部商议。”
长孙无垢放弃了给李靖封王,但还是希望李靖的到来,能对唐寅有所制衡。
李靖赶紧道:“北方的军务繁忙,还请太后娘娘准许,能让臣早些回北方布置设置都护府之事,臣并不希望在京师耽搁太长时间。”
“你……”
长孙无垢没想到李靖会着急走。
一边有对李唐比较忠臣的大臣质问道:“卫国公,你出征的任务已经完成,新皇陛下还没给你派新的差事,你怎能自领差事?”
这意思是提醒李靖。
你现在还朝之后,军权就要交出来了,是不是需要回北方还不一定。
你有什么资格主动提出要回去带兵?
“臣对于朝中事务不了解,只懂得行军打仗,如今也年老体迈带不动兵马,特地来跟新皇陛下请辞。”
李靖又要乞老归田。
压力马上回到了长孙无垢这边。
长孙无垢瞪了一眼那说错话的大臣,这才安抚道:“卫国公正值壮年,怎能说年老体迈呢?”
“你不带兵,怎么震慑北方草原那些妖魔?这大唐北方的军务,还非你执掌不可。”
“不过你要离开长安之事,暂时还不能定下来,也先等兵部商议之后再做决定。”
“哀家累了,今天的朝议就到此结束吧。”
长孙无垢多少是有些无奈的。
到现在为止,她收拢李靖的事仍旧没有任何进展。
李靖也算是朝中的老油条了,哪能看不懂自己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