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匠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696 卖珠修椟?(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进去之后,感觉更加震撼。

    不是因为它的恢弘,而是因为实在太可怕了。

    “怎么这样!”荣显直接叫出声来了。

    房屋倾颓,藤蔓与杂草四处丛生,到处一片凋蔽景象。

    这段时间,许问有时间就动手,把这里的垃圾收拾了个干净,之前杂乱拉着的电线和晾衣架、塑料袋什么的都不见了,但破瓦烂砖烧焦的痕迹依旧还在,看上去还是很凄惨,活生生一个废墟。

    其他人进来之前,完全没想到会是这个样子,现在环目四望,都有点发呆。

    “这种宅子修起来工程也太大了吧?”荣显震惊。

    “确实。”许问承认。

    “前面门头砖雕,损毁程度有限,可以根据已经有的部分推导出缺失的部分。这里几乎只剩地基了,要怎么重建?”陆远一直安安静静的,这时突然开口问道。

    “地基可以推导出格局,前后门厅后院可以推导出风格,难度很大,但并非无法进行。”许问说。

    “工程很大,需要的人力物力非常巨大。”荣老爷子环视四周,道。

    “确实。”这点许问早有心理准备。

    “耗费你的一生,可能都无法全部完成。”荣老爷子说。

    “我还年轻,而且,我有心理准备。”许问微微一笑。

    “嗯……”荣老爷子缓缓点头,没再说什么。

    “东西在后面。”许问引着他们继续往里走。

    后面的领域,真正是他从没带人进来过的地方了。虽然他心里隐约有所感悟它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但实际看见结果前,他还是不能放心的。

    这些想法在他脸上一点也没露出来,其他人除了楼先生之外,也没人留意他,他们左顾右盼,这座残破的宅子仿佛有某种魔力,吸引着他们全部的注意力。

    中庭仿佛是个分割点,这里的房子也塌了,许问以原有的房屋为基础,搭了一个临时的棚子,很明显是用来做工作间的。

    里面摆着许多材料与工具,还有一张翘头案,酸枝木制,修复了一大半,快完工了。

    它黯红的颜色微微有些发黑,深沉而凝重,仿佛把周围的光线全部吸收了进去,从而内蕴出一种光华。

    翘头案是案面两端高起而装有翘头的条案,翘头与案面抹头一木连做,弧线简洁而优雅,两侧挡板透雕云纹,四足直落,是典型的明式家具。

    “这长案漂亮啊!”荣老爷子一看见它,眼珠子立刻转不动了,急忙上前几步走到它旁边,伸手想摸,但还没有碰到就又收了回来。

    他看得出来,这条案曾经也损坏过,正在修复,上了一层清漆,正在晾干。

    许问见他没准备继续摸,停下脚步,介绍道:“这是明式的翘头案,样式比较简单。”

    “这种翘头案一般都是摆在墙边或者窗户旁边,用来放一些花瓶或者化妆品的。明式家具造型通常都比较简单,跟清代那种华丽复杂派不一样。”荣显从小就记这些东西,背得滚瓜烂熟,这时小小声地讲给初学者高小树听。

    “简单确实简单,但也不简单!”荣老爷子紧盯着这张明代酸枝云纹翘头案,摇头道,“它……它……”

    他想描述一下心里的感受,解释一下它的“不简单”,但半天找不到合适的词,辞穷了,“确实不简单。”

    他只能这样说。

    许问很清楚他的意思。

    明式家具样式非常简单,譬如这张翘头案,与普通的长条桌不同的地方也就是两边向上飞起的翘头、下方的云纹、以及整体的结构与形状。

    但越是简单的东西也越是复杂,面前这张几案就是在极致简洁的条件下,透出了与其他同类家具的不同!

    那种不同在于每一寸曲线与直线之中,在横平竖直的简洁纵横间,那是一种美,难以言喻却真实存在,只要你稍加注目,就会看见,然后被吸引。

    “是哪位大师的作品?”荣老爷子问。

    在他看来,这必是大师作品,没有足够的匠心,是不可能完成的。

    “检查过了,没有任何印记与留名,即使是大师,也应当佚名于民间了。”许问确实仔细检查过。

    “可惜。”荣老爷子叹了口气,也不奇怪。

    事实上,这样的匠人才是大多数。古代匠人地位极低,更接近现在的工人而非艺术家。就算是八级技工,也没有往产品上留名的。

    但到达这种程度,可以缔造出这样足以传世的美,他们与艺术家又有什么区别?

    “这张明案修好之后,能卖吗?”过了一会儿,荣老爷子问道。他也没想到刚进门不久,就看见了这么中意的物件。

    “后面还有,不然再往后看看?”许问问道。

    “当然。”荣老爷子毫不犹豫地说。

    确实是才刚进来不久,但他已经对这座宅子产生了无比浓厚的兴趣!

    他们穿过中庭,继续往后,即将来到四时堂。

    许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