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记饭馆挣钱呢?
朱爱国琢磨了下,试探道:“店里生意好除了俺三嫂的手艺,可能因为,店里的装修,分量足,还有俺家里人都挺和气好说话?毕竟,做生意的都是和气生财嘛!”
老王回想了下,好像还真是,来店里帮忙的无论是朱爱国还是朱爱卫,就连有时候过来的两个小的都是笑的一团和气,看着都觉得舒服。
和气生财……
没等老王细想,听到店里有叫自己的,连忙回了自己的店,是位来买面的老主顾。
两人说了会话,老王不免又说到了刚才诉苦的事,说话间,老王给刚才称好的袋子又加了小半瓢面。
“老主顾啊,以后说不定俺就不在镇上了,到时候你可别忘了俺啊!”
老王说笑着,把面袋子递给那人。
不过是多加了点面,说起来也就是多揉个馒头的量,却让那人高兴的不行,连声道了好几句一定不会才走。
接下来的日子,只要是来店里的人,不管买不买东西老王都乐呵呵的招呼人家,有买东西的老王也放着人家的面把称杆给的高高的不说,还再往里填一些。
久而久之,镇上都说阮记饭馆旁边的粮油店最是靠谱,人好不说东西给的称也又高又足,惹得大半的人都宁愿多跑一段路也要来买老王家的东西。
“和气生财,是指这样吗……”
粮油店老王若有所思,他一直觉得自家没有像其他的地方缺斤少两的给顾客已经算良心了,但同样想法的还有其他同行,这时候只要多给些甜头,农村人爱占便宜的性格就会显露出来,就像是那句话,你对他们好,他们也就对你好。
现下红火的不光阮记饭馆了,连带的旁边粮油店也红火了起来,老王特地过来感谢道:“多小兄弟的话,现在店里生意比以前好了很多,让俺涨租金也能租下去了!旁的不说,以后你来俺店所有的东西俺都只收你九成的钱!”
朱爱国没想到自己的话真的能派上用场,买粮油还能省钱!两人都皆大欢喜。
阮记饭馆倾斜口碑生意也越来越好,慢慢成了只要开门就一直有人来的状态,收入也又翻了翻,现在居然一个月能挣四百多!
饭店太挣钱,让店老板后悔了好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