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号的科技进展,可以做一下划分:
第一阶段:核动能、亚光速,R1级文明。
第二阶段:量子反应堆、曲率引擎为,R2级文明。
第三阶段:量子纠缠反应堆、超曲率引擎,R3级文明。
这是在赵徇成为它的最高指挥者前,它已经具备的文明等级和科技线。
在自己接手后,它的发展可以归纳成:
第一:第一引力交互定律被定义,以此展开了最为基础的四门科技理论学和应用学。
成果:量级纠缠反应堆能量利用升级,超曲率航行速度提升1.5倍。
第二:基因研究,建立智慧生命研究库。
成果:研究出人类伪基因修复药剂,能打破细胞分裂屏障,但弊端显著。
第三:文明战争。
成果:飞船升级迭代,飞船隐身材料缴获,中枢缴获,宇宙社会学得以完善补充。
整个舰队由最初的一艘帝国级的南极号,到现在的庞大舰队,虽然看上去正常极快,科技发展迅速,称之为技术大爆炸都不为过,可实际上整个舰队依旧是R3级文明,距离R4级依旧遥遥无期。
客观意义上来说,赵徇对R4级文明甚至都没有认知,因为他不确定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科技和技术,才能算作是R4级。
就如同古代的人类想象不出飞机和大炮一样。
但若是将科技无限放大进行定义的话,赵徇认为但凡能在绝对的空间中速度突破光速限制的,它绝对可以被称之R4级文明。
不过这也是自己现在的想法而已,若是它的速度能绝对意义上突破光速,有没有可能是更高维度的?
这是一个奇怪的研究室。
它位于南极号的左腹下侧,是一个长近11000米,宽15米左右的圆形长廊,在如此狭长的长廊上,放着一条长长的洁白色管状设备。
大型粒子对撞机!
这是南极号上最大的科研设备了。
不光它的科研设备占用面积最大,而且它也会占用了南极号和85M运算空间达65%的罪魁祸首。
它主要研究以下课题:
第一,宇宙中暗能量的寻找。
第二,暗物质其他元素的可利用性探究。
第三,反物质的寻找。
第四,高维存在的证明。
第五,宇宙爆炸后第一秒的状态。
........
课题很多,但只要任何一项能够被发现和证明,它的意义都不在于第一引力交互定律的发现之下。
但赵徇也知道这是一项长期而漫长的任务,很长一段时间被恐怕都不会有任何进展,不过现在的手中的四翼蛮龙,很可能是第二条研究课题的突破口。
它的本身便能利用一切的热和辐射,若是能够找到它之所以能利用转化的逻辑联系,科技再进步不是难事。
但知道怎么做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又是另一回事。
这台大量粒子对撞机,是南极号上除了智脑意外,最重要的一台设备了,它的建造科技及其复杂,功能自然也更加强大。
在这个加速器里面,2束高能粒子流在彼此相撞之前,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向前传播。
这两束粒子流分别通过不同光束管,向相反方向传播,这两根管子都处于超高真空状态。
一个强磁场促使它们围绕那个加速环运行,这个强磁场是利用超导电磁石获得的。
这些超导电磁石是利用特殊电缆线制成的,它们在超导状态下进行操作,有效传导电流,没有电阻消耗或能量损失。
磁体会被冷却到零下271度,比太空温度更低。
在这样的情况下,两束粒子团在极短的时间内碰撞又开始逸散,能够模拟出黑洞、大爆炸、恒星内核塌陷等等一系列的天文特殊现象。
但因为存在的时间很短,所以它们并不会对设备产生危害。
将从四翼蛮龙体内提取的完整转化组织,放在了一只透明的器皿中,然后碰撞机动能全开,两束粒子团以光速前进,瞬间便发生了碰撞反应。
滴滴...
速度太快,就在赵徇都没有反应过来时,碰撞机便已经完成了足足近百次碰撞试验。
智脑:“指挥官,请看。”
.......
黑洞负能量辐射,吸收率:0.0000015%
恒星内核塌陷辐射,吸收率:0.000058%
暗物质云能量利用,吸收率:0.0000023%
........
“它吸收能量时,内部变化是怎么进行的?”
智脑:“观察不到,很奇怪就如同量子纠缠一样,一旦观察它们的纠缠状态便会改变,它的吸收能量是我们从碰撞机的能量逸散反推而出的。”
眉头微微皱起,赵徇:“那你的意思就是我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