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宋大丈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05章 本朝第一忠臣(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越来越强大!”

    苏晏点头,“对此某深信不疑!”

    ……

    秋天的汴梁落叶纷飞,沈家,芋头在读书。

    他看着窗外的落叶,突然问道:“姑姑,爹爹要回来了吗?”

    果果瞪眼道:“专心读书。”

    “哦!”

    芋头低头看书,却想起了秋叶落下时,爹爹就会回来的话。

    想了想,他抬头道:“姑姑,爹爹该回来了。”

    果果双手托腮,没好气的道:“难道你有千里眼?”

    “有!”芋头做个鬼脸。

    “郎君回来了!”外面传来了庄老实的喊声。

    嗖的一下,芋头就消失了。

    “慢些!”

    果果也欢喜的跟了出去。

    还没到前院,风尘仆仆的沈安就进来了,他一把抱起芋头,冲着闻讯赶来的杨卓雪和果果点点头,“为夫还得马上进宫,这是从辽国弄来的,收好。”

    “毛豆!”他放下芋头,又抱起了不情不愿的毛豆,“可想爹爹了吗?”

    杨卓雪接过包袱,埋怨道:“一家子只想着您能平安归来呢!礼物什么的……呃!”

    她打开了包袱,眼睛就离不开了。

    “哇……”

    包袱里散乱的放着几十颗大珍珠。

    注意了,是大珍珠。

    在没有人工养殖的时代,珍珠属于宝物。

    汴梁的权贵就以拥有珍珠手链和项链为荣,其他人能有一枚珍珠镶嵌在发钗上就可以偷笑了。

    杨卓雪见过些贵妇人们的珍珠饰品,可大小真的没法比。

    若说那些人的珍珠是孩子,那么这数十颗大珍珠就是巨人。

    她惊讶的问道:“官人,这怕是宫中才有的宝贝吧?”

    “对,就是宫中的。”沈安得赶紧走了,“这东西你和果果看着分,随便弄些什么。”

    “这等宝物该进献给官家。”杨卓雪觉得自己有些虚伪,一边说着违心的话,一边心痛。

    “官家不喜欢这个。”沈安说道:“为夫走了啊!”

    杨卓雪和果果面面相觑。

    “官人去哪弄来的宝贝?”

    沈安一路进宫,半路上遇到了陈忠珩。

    “又先回家了?”陈忠珩一脸我早已看破你的姿态。

    “回家看看妻儿。”

    沈安问道:“你的晏月呢?”

    陈忠珩闻言脸上就多了柔情,“在家里呢!”

    沈安看看左右,摸了两枚珍珠递过去。

    “路上买的。”

    陈忠珩惊讶的道:“那么大?”

    “某不差钱!”

    陈忠珩一想也是,“也好,回头做了首饰给晏月。”

    这座老房子依旧顽固的在燃烧着,丝毫没有减弱的意思。

    这也是一种幸福吧。

    君臣都在等候他,等他进去后,赵曙板着脸道;“河北路上疏,说你私下跑去了幽州,朝中为此不安。你好大的胆子,若是被辽人知晓了,你还想回来?”

    这话里带着些担忧,沈安赶紧请罪。

    韩琦笑道:“不过他既然能平安归来,想来是打探到了消息。”

    “是。”沈安把幽州城中的布防情况说了一通,最后献上了记录。

    “很好。”赵曙看了记录,赞道:“你果然是福将。”

    “臣这是实力吧。”

    沈安觉得赵曙这话不对头。

    赵曙抬头道:“什么实力?难道你此行还弄到了别的消息?”

    “消息倒是没有,不过臣却在幽州城中点了一把火。”

    呃!

    赵曙一怔,旋即骂道:“在城中点火,你也不怕被辽人围杀?”

    “臣自有法子。”沈安把自己的谋划说了,最后说到一箭引发了辽人的内讧之时,赵曙和宰辅们都惊讶不已。

    “你竟然能把幽州城搅了个不得安宁?”

    “陛下,不得安宁也就罢了,他留字才是关键。”韩琦一眼就看出了此事最要紧的地方,“此事会打击辽人的士气,幽州城中的汉儿怕也是后悔了。”

    “后悔啊!”赵曙眯眼,“这些年他们一直把自己当做是辽人。这里面有大宋的罪责。以前大宋的赋税太高了些,加之武力不彰……那些汉儿自然不肯回来。

    如今沈安一把火烧了皇城,那些汉儿也该明悟了吧。他们该知道,此刻的大宋不复以往的软弱。”

    众人心中振奋,韩琦说道:“陛下,耶律洪基怕是要被气坏了。”

    赵曙笑道:“朕也很生气,却是气以后到了幽州住在何处。”

    众人一愣,不禁都笑了起来。

    “那皇城被沈安一把火烧了,怕是没法住人了。”韩琦笑道:“沈安在幽州城中纵火杀人,却是想强人。”

    “如此朕便去中京城吧。”

    赵曙含蓄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