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长大,常伴青灯古佛。
也是这些举措,让寿佛寺在民间的名气十分好,许多香客也愿意多跑一点路去寿佛寺上香。
不说尼姑院,就当是东西中三个寺庙就是互不相通,三个寺庙中除了几个高僧外,三个寺庙的僧人和小沙弥都是互相不认识的。
虽然他们都是一个寺庙的,可三方却是很少走动,如同三座只有相同名字的寺庙一般。
中院作为古寺,在规模和建筑上没有东西两院的好,却是所有两院的僧人和小沙弥都向往的地方。
因为那里住着一百八十多岁的方丈,每次进行祈寿大会都是在中院举行,许多有头有脸的大人物都会前往中院,东西两院只有一些普通香客来。
这让中院的地位水涨船高,许多僧人和小沙弥都以进入中院为荣,这也是那个小沙弥羡慕慧痴的原因。
慧空听到自己的好友去了中院,心中为他高兴的同时,却有种不好的预感,却不知道这种感觉是怎么来的。
几日后,慧空跟着几名师兄前往山中采野菜。
由于他还太小,就算努力的追赶,还是被远远的甩到后面,只能跟队伍越走越远。
汗水浸湿了他的后背,加上背上背着竹篓,不断的摩擦让他的背后出现了两条红痕,疼痛让慧空的速度更慢了。
抬头看了看前方,慧空发现前面已经看不到师兄们的身影了,这让慧空有些沮丧。
正当他准备拐个弯往山上走时,慧空突然想起自己以前跟慧痴出来玩时,曾经发现一条隐蔽的小路,走那里能更快的赶到山上,他立马兴奋的寻找起小路。
经过不断的寻找,慧空终于发现了小路,毫不犹豫的走进去,一路上还哼着小时候母亲给他唱过的歌谣。
就在他距离出口不太远时,地上有一个不同于草木颜色的东西,吸引了慧空的视线。
慧空好奇的上前了几步,发现那是一个包裹,而且这个包裹给慧空有种熟悉的感觉。
微微思考了一下,慧空还是壮着胆子用随手捡起的树枝,轻轻的拨弄上面的杂草,露出包裹的样子。
当他看到包裹上绣着一个小狗的图案时,他整个人都愣住了。
因为这包裹的主人他认识,正是前几日被调往中院的慧痴的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