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江山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意外-2(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但是,这不可能啊!

    不仅《大明江山图》的原画在明朝早已被烧毁,自己也曾亲眼所见,而且,按照凌瑶的说法,此画不仅不是朱允炆所画,朱允炆也不可能在其祖父所传的画上随意盖上自己的私印。

    可是,台上老教授诚恳的一番话,却又让其一时无可辩驳。

    而对比于李林波眼中的自信光芒渐渐黯淡,一旁原本已近乎面如死灰的纪江城,却如绝处逢生一般,两眼之中泛着惊喜,攥紧的拳头间,满是几乎快要掩饰不住的激动与兴奋。犹如一场本已一败涂地的足球比赛,却在最后时刻绝地反击、再度扳成了平局,使之重新燃起了胜利的希望。而恰在此时,老教授又及时送上了定鼎乾坤的最后关键一击,彻底奠定胜局、反败为胜:

    “此外,关于建文帝私印的所有对照信息,包括自建文年间流传下来、可供参考的几幅印有朱允炆私印的建文帝书法留存作品,以及这幅《大明江山图》私印部分的千倍放大图,我们中午时都已在网络上正式公布。对于私印真伪的对照鉴定结论,我们愿意主动接受大众的监督与质疑。毕竟,此番时间有些仓促,纵使经过如此多双眼睛的往复鉴别,理论上也存在万分之一的失误可能。但以目前得到的信息来看,这枚角落中的私印,以我们几十年的经验、以及国内外多家印章鉴定机构的信誉作为保证,应是绝对货真价实的朱允炆私印真迹无疑。”

    说到这里,老教授倒也并没有表现出对于李林波的苛责之意,反而顺带着说了几句对于这幅《大明江山图》此前未曾提及的个人感想:

    “说实话,虽然我个人对于此画乃是朱允炆亲手所画也略有存疑,毕竟,失去帝位时年仅二十余岁的朱允炆,隐居之后能有如此画技造诣,甚至在六百年前,居然可以在画中隐隐暗含有古今兼容的独特风格,实在是令人有些难以置信。但是,我们手中毕竟没有建文帝的其他留存画作可作为参考比对,也就无从证伪。可无论此画技法如何,对于角落中的这枚私印,我们三位都可以向这位李先生、以及在场的各位郑重担保,其真实性是绝对毋庸置疑的。”

    见这老教授说得不紧不慢、口吻中却斩钉截铁,并且有理有据,甚至早已提前在网上公开了关于印章鉴定的全部资料,也欢迎全社会参与监督与共同鉴定,可谓一片公心、令人信服。

    因此,网上前一刻还热火朝天的无数声讨,瞬间哑火,转而陷入了一片沉寂。随即,刚才的质疑声浪,便迎来了强烈的反弹效应:

    “嗨,刚刚那些只会瞎嚷嚷的外行人,傻眼了吧?”

    “就问刚才说老教授们不靠谱的,打不打脸?脸肿不肿?”

    “我就说嘛,难免有人跳出来挑刺的,但又没凭没据的,那姓李的就是个半吊子!”

    “哈哈,纪总早说他不过是个兼职的‘业余人士’了嘛。”

    “瞧瞧,那姓李的果然傻眼了,我看他是想出风头想疯了?!”

    “这姓李的鉴定结果估计以后也没人信了吧!”

    ......

    随着这一行行的新弹幕占据了无数直播平台,网上的风向再度彻底逆转。

    而会场外的那群主播,尤其是方才还大放厥词、强烈支持李林波质疑观点的部分人,也只得在尴尬中赶紧往回圆:

    “咳咳,看来,我的感觉还是不太准啊。原来只是错觉,哈哈......”

    “哎呀,我这差点儿被别有用心之人带了节奏啊!好险!还好及时反应了过来!”

    ......

    同时,更多的人则通过贬低李林波,赶紧与其划清界线,来借以表明自己的清白:

    “都怪那个姓李的,这小子才是个名副其实的骗子!”

    “唉,咱们都是被那家伙给坑了!这种诬赖别人是骗子的骗子,才是最可恶的!”

    ......

    群情激愤之中,似乎所有的过错与责任,都已统统落在了正被无数镜头对准、却已瞠目结舌的李林波一人身上。

    “李先生,您——还想说些什么吗?”

    这时,仍有有好事的现场记者不合时宜地继续递来话筒、向其不断追问着,似乎是想看看能否再继续深入发掘下大新闻。而或许是出于最后的挣扎,几近绝望的李林波看了眼刚才还满头冷汗的纪江城,忍不住再次试着去奋力一搏,甚至未经大脑、便脱口而出道:

    “如果......如果那私印是真的......难道说,是江城集团在觉察到我已发觉此画有问题后,特意又在画上做了手脚、弄了一个足以以假乱真的私印印记?”

    可这一回,更加没有凭据的质疑,反而引来了对手更加汹涌的反击:

    “李林波先生,还请您适可而止。不要再血口喷人、继续无端地颠倒黑白了!”

    这一次,开口的依然是纪江城,先是心怀叵测地顺便报出了李林波的全名,同时一并给出了自己未曾对此画做过手脚的证据:

    “我们江城集团自这幅《大明江山图》正式公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