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听了很满意,借坡下驴,也不再唠叨了。
其实她也就是嘴上叨叨,心里比谁都疼闺女。
竺子叶要是没钱了,估计她第一个解腰包。
晚饭已经做好了,把竺长忠从国营饭店打包回来的红烧肉热一热,又算是一份加餐。
姚氏感慨:“哎呦,年轻人就是不知道算计着过日子。看看咱们这几天,吃的都是啥啊,城里人估计也没咱这吃的好吧。”
竺子叶知道老人家“抠搜”的老毛病又犯了,赶紧劝道:“哎呀,这不是庆祝我奔向新生活嘛!等以后,咱家就不这么吃了。天天吃糠咽菜,这总行了吧!”
姚氏没好气地白她一眼。
“啐,你这个皮丫头,我什么时候让你们吃糠咽菜了?不过是告诉你,不能再这么大手大脚了。”
“这才哪到哪儿啊,不过多吃了几块肉,就算大手大脚了?”
“你这丫头,你出去问问,谁家一个月能吃上一回肉?炒菜里多放点儿油,都算是好日子了。哪像咱们家,这个月的鸡蛋和肉就没断过。”
竺二嫂笑着给竺子叶解围,道:“这不也是赶上咱们这个月好日子都凑一块了嘛!咱家小三宝出满月,小姑子又出火坑,还把嫁妆钱要了回来。以后啊,咱们家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要不怎么说人家竺二嫂会说话呢。
她一点儿没提竺子叶坐月子姚氏给她大补的事,把全家饮食水平上升归结于全家人庆祝好事。
既全了竺子叶的自尊心,又让姚氏听的舒心。
关键是,人家说这话,还半点不见谄媚。
这样高情商的人,谁不喜欢?
竺子叶觉得,她二嫂要是在现代,甚至可以出一本《说话的艺术》。
嫂子们已经释放了善意,接下来也轮到竺子叶表示表示了。
把给几个孩子买的本子和笔拿出来,一人分一套,连竺长明和竺长义都有。
竺家的孩子还都挺爱学的,收到新的本子和笔都很高兴,就连竺芊芊都不例外。
大宝二宝也很兴奋,拿着新本子和笔宝贝的不行。
也就是竺长忠这小子,只对学习之外的东西感兴趣。
算上大宝二宝,十个本子十根笔就都发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