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承明殿中出来,正是亥时五刻(十点一刻)。
何宝月回到自己寝宫,写了两封信让宫人连夜给德妃和宋贵嫔送去,毕竟她这次用的是非常手段,要想瞒天过海,必然需要里应外合的。
不过这事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无非是看人心所向。
经历了诸多小世界,何宝月对封建王朝的统治体系,可以说了解得十分透彻。
都说天子脚下,万事皆清,实则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说法罢了。
现实是,哪怕就在皇宫门口发生的事情,只要没人专程告知皇帝,那么皇帝终其一生或许都不会知道这件事。
所以历史上那些明君,大都慧眼识珠,鲜少有不懂得善用人才的。
只有手底下的人拥趸你,真心实意替你办事,成为你的眼、你的手,将百姓和国家的问题一一传达给你,替你把纸上的方案一一落到实处,你才可能做到明察秋毫、治国有方。
包括那些喜欢微服私巡的,手里若没几个能臣,他敢天天这么不务正业?
承明殿里,皇帝心里始终有些犹疑,于是叫来陆公公,询问他何宝月来的时候,自己是否睡着了。
陆公公想了想,只说是不清楚,也许是睡着了。
毕竟贵妃来了之后,把他们都留在了外面,独自一人进了承明殿,他也没亲眼看见殿内的情况,怎么可能知道皇帝睡着没睡着,只能给出这么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顿了顿。
陆公公又补充解释一句:“不过,贵妃娘娘临来之前,打扮了好一阵儿,或许皇上是等得困倦了,故此小憩了片刻?”
听陆公公这么一说。
皇帝也回想起自己刚醒来时,何贵妃说她只是稍微多打扮了一会儿,过来却瞧看见他睡着了,语气似乎还觉得有些委屈,看来这次确实是他最近奏折看得太多,身体有些吃不消,才会不小心睡着了。
殊不知,这一切都在何宝月的算计之中。
皇帝生性多疑,何宝月自是知道的,所以进承明殿的时候,她才会把人都留在门外,就是猜到他会在事后找人求证,其实她大可以在皇帝摆好睡姿后,故意找个借口让陆公公进来看一眼,让证词更加明确,但那样一来就显得刻意了。
有的时候,太过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