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
帝青璃再次收到淮南总督的奏事折,大意是她已经见到了奔赴地方的姚监正,两人就防洪一事进行了一番磋商,决定对几个高危地区的百姓进行强制疏散。
至于疏散百姓所需的物资消耗,则由地方商户筹集,陛下不必担心资金的问题。
这封折子下面,紧跟着一份姚监正上奏的折子,内容与淮南总督的折子大抵一样,只是多了几句赞扬淮南总督及当地富商的美话。
帝青璃随手在两封奏折上批上已阅的字样。
想了想,又单独拟了一封圣旨,褒扬了淮南总督及姚监正奏折中着重提到的几名富商,又让内侍挑选了几样适合当做纪念品的物件作为赏赐,派人连同圣旨一起送往淮南。
见此情景。
坐在笔架上的099不禁问了一句:【大佬,不给她们赐个封号什么的吗?】
听闻古代不少君王都喜欢给人赐封号。
反正很多封号都只是虚衔,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好处,最大的作用就是让人表面风光,而且普通封号都不可承袭,甚至有些封号还有年限,顶多福泽那么一代人,完全不用担心会有遗留问题。
帝青璃平静的拿起另一份奏折继续翻阅。
同时清冷的声音淡淡的回了一句:“你的意思是,朕现在看上去很穷?”
【没有没有。】
099急忙摇头摆手的否认,【大佬你误会了,我不是这个意思……啊!大佬你的意思是,古代那些君王喜欢赐封号,是因为穷?】
“不然你觉得是为什么?”
不管是对于君权制度的国度,还是对于民主制度的国度来说,拥有封号的人多了,都会大大降低国之威信,弊端极大。
所以。
那些爱赐封号的君王,或许的确不乏一些君王确实对赐封号有特别喜好,但大部分还是受限于国库空虚,实在拿不出什么像样的赏赐,只能赐予封号。
当然。
也不是说封号就不能赐,对于大功之臣,该赐予的封号还是不能少,不过一般人就别想了。
【我……我还以为封号很厉害……】
099讪讪的开口,总觉得大佬看都不看它一眼的样子,是在赤裸裸的嫌弃它。
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