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节的第二天。
清晨,一辆马车出现在城门口。
赶马车的人身着白色长袍,肤色黝黑,五官深邃,光胡子恨不得占了脸的一半,头上戴着像是头巾缠在一起的那种帽子。
这奇怪的打扮自然引起了百姓们的围观,凑在一起开始窃窃私语。
“这哪里人啊?怎么这副打扮?”
“谁知道了,你看他那满脸的胡子,看起来好脏啊!”
“就是,皮肤还那么黑,看起来就不像个好人!”
“还有还有,你看那鞋子,不光是草绳做的,还露个脚趾,难道他们那边的人都穷的吃不起饭吗?”
车夫眼皮跳了跳,面无表情地继续赶车。
城门口的士兵将马车拦下,“来者何人!进京何事?”
车夫表现得一脸懵懂,回头看向马车。
马车里,一个同样打扮但明显年龄稍长一点的人掀开车帘走下来,弯腰行了一礼,用蹩脚的汉语说:“你好,我来自遥远的阿拉伯,专研算学,听说你们国家的算学大家都在京城,特来交流一番。”
“原来如此!”士兵拱拱手,“进去吧,我朝欢迎外邦之人!”
阿拉伯人露出疑惑的表情,“我刚才看到进城的人都要收钱。”
“我朝礼仪之邦,尔等身为客人,无需交钱,大家自然是没意见的。”士兵如是说道。
周围百姓听后都点点头。
“就是就是,我们肯定没意见!”
“交什么钱,来者皆是客!”
“我庆朝非常欢迎外邦人!”
说话的这些人,虽然绝大部分是穷苦百姓,但身为庆朝人,也是有主人翁精神的,问客人要钱,这不是丢主人的面子嘛。
“谢谢。”阿拉伯人别扭地拱拱手朝周围人致谢,“我想问问,去哪能找到算学大家。”
“这个我知道,香山书院的院长嘛!”
“榜眼先生算学也很厉害的!”
“我还知道一个,宣阳侯!”
一群人踊跃发言,热情地向外邦人介绍。
“谢谢大家。”阿拉伯人顿了顿,笑着说:“那我就去那个香,香山书院?不知在哪里?”
人群中走出一个少年,热情地说:“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