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夫妻穿越:咸鱼老公科举我养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7章 学堂人数稳步增加(2/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这几天来了这么多人,门房光凳子就搬了十几个,还好家里卧室多,每个卧室都有桌椅,否则光椅子就不够坐的。

    老人都面带兴奋地听着张榜眼讲课,新人听了一会,感叹着不愧是榜眼后,也渐渐入了迷。

    其实吧,不是说这些人的先生不怎么样,而且作为专业教学人士的张清远,有着从现代而来的独特的教学方式和解题思路,这个足以让他们惊艳了。

    说实话以他们这些人的家境,拜的先生都很厉害,再加上大部分人是官家子弟,肯定有个会试前几名的爹或者爷爷,否则也不可能跟吴杰他们玩在一起,所以他们连国子监都没必要去,因为自家的资源已经够可以了。

    说到国子监,虽然是国家最高学府,但此时的国子监,根本没多少人去,究其原因,就是国子监毕业的学子,说是可以分配工作,但因为不是正经进士出身,只能做些七品、八品的小官,以后也压根没有太大升迁机会,最后还是得参加科举。

    而且国子监原本的招生范围呢,有皇亲国戚、勋贵、地方选送的优秀生员(秀才)、落榜的举人以及交了择校费的学子。

    按理说像虞子轩和宋儒礼这样的勋贵,是必须要上国子监的。

    可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子监毕业又没有好去处,里面的教员虽然都是进士,但教学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慢慢地,好多学子发现,在国子监读书,都不如找个书院或者找个学问好的先生了。

    所以渐渐的,国子监开始落没,连皇亲国戚和勋贵都不再强制去了,更不用说有更高追求的秀才举人们了。

    因此,如今的国子监,除了那些没有好先生、但还想更进一步的落榜举人以外,就剩下家庭条件一般的优秀生员了以及一些择校生了。

    新皇继位后,对国子监的招生情况有所重视,但多年来的弊病不是说改就能改的,所以现在的国子监,依旧比较冷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