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了多少个?”
“儒礼兄,别说了,这不是什么大事。”张清远摇摇头,他倒不是觉得说出来会有麻烦,而是他不觉得这是值得跟旁人炫耀的事,跟媳妇吹吹牛也就罢了。
“清远兄,我不想你这样的低调,你的事迹应该让他们这些养尊处优的公子哥知道知道,什么叫达则兼济天下!如果他们空有一身的学识,却无怜悯之心,就算日后当了官,也不是为民请命的好官!”
说完这句话,宋儒礼心砰砰直跳,他竟然能说出了这么一番有深度的话!
果然二叔回来了,听多了二叔的教诲,自己的思想觉悟也提高了很多!
这次听说侄子要办文会,宋儒礼的二叔宋书煜一眼就看出侄子的小九九,也没点破,只是拍拍侄子的肩膀,说:“你二叔我久不在京城,突然回来,见了几个老友的儿孙,参加了几个文会,发现咱们京城的读书人竟然如此之浮躁!攀比之心严重,又只知吟诗作对,简直令人痛心,你这个文会好好办,让他们知道知道,读书是重要,可修心啊,更重要!”
因此宋儒礼带着二叔的命令,以及自己想要大装特装一把的心态,举办了这个“敲打”读书人的文会。
“这么说吧,上一次西南省的乡试,八个府,取一百四十人,清远兄所在的松山县,考上了九个举人!”宋儒礼轻摇折扇,笑着说道,他没有说清远兄弟子的成绩,因为他觉得这些就够了。
“嘶——”
一声声倒吸凉气的声音。
然后就是沉默,长时间的沉默。
宋儒礼有点懵,难道这个时候不应该夸赞我清远兄吗?怎么都不说话了?
不怪宋世子不懂,他又不科举,哪能想到这一层。
张清远倒是能理解他们的顾虑,无非就是寒门出人才多了,会影响这些人科考嘛。
这就是人的劣根性了,我可以帮助弱小的你,但如果我知道,在我的帮助下,你将来可能会比我强,那我就不想帮你了。
张清远忍不住叹了口气,说:“我当时决定讲课,是不忍心看到那么多热爱读书的人,因无人指点,而一辈子郁郁无为,对我来说,这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希望,如果能考上一个小小的秀才,都足以光宗耀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