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啊。
孙长青顾不上喝茶,急忙开口:“您肯定教得了,长宇都告诉我们了,他能考上举人多亏了您啊!”
王玉明附和道:“就是就是,您太谦虚了。”
宋远也说:“张举人,这年头找个先生不容易,您就收下我们把!”
看到张清远还是犹豫,刘展风赶紧说:“张举人,虽然读书人之间谈钱太俗气,但我们来之前讨论过了,每个人每年出一百两的束脩,您觉得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当然是太好了啊!四个人一年就是四百两呢!距离下次乡试还有三年,一千多两去省城买套宅子足够了!有钱人的圈子果然都是有钱人!古人诚不欺我!
苏长宇这小子终于靠谱了一回,怪不得之前鬼鬼祟祟地问自己以后的打算呢,还以为他又要坑老子,原来是在这等着呢,不过这种事,老子喜欢!
当然了,面上还是踌躇,摸摸下巴,“这个,可以倒是可以,但你们不是长陵县的人吗?到时候我怎么授课?”
刘展风解释道:“我们几人都商量好了,如果您同意,我们直接搬过来。”
“啊?但我不能保证你们考上举人啊!”张清远惊讶了,不是吧,这四人也太拼了点吧!
“您答应收下我们就行,考不上也是我们的问题。”
“没错没错,考不上肯定不会怪您的!”
听到张清远有点打退堂鼓,几人赶紧表态。
刘展风叹了口气,说道:“张举人,实不相瞒,我们几人,苏兄还好,家里起码有个当官的大伯,而我们,家里秀才都没几个,更别说举人了,只要能考上举人,家里再帮着找找关系,当个小官,也算是彻底改换门楣了。”
听到这个,张清远也不做声了,士农工商,多少年来,商人都排在最后一位,前几朝商人都属于贱籍,科举都不让考的。
也就是慢慢地,商人们找到规避的办法,便都挤破了脑袋让自己孩子考科举,就希望可以改换门庭,可科举哪有那么简单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通过的寥寥无几。
--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