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将分红和东家的信拿出来,一起递给张清远,“东家说你看信就知道了。”
张清远接过来,这银子分量不轻啊,暗喜不已,故作镇定的拆开信,信中宋儒礼描述了京城的销售盛况,表示已经着手准备刻板印刷了,先将这段时间的分红送来,又催自己抓紧时间写下一卷。
没想到这个宋公子竟然是来自京城的,自己还以为最多就是个府城的官家公子。便向刘掌柜打听:“老哥啊,东家是京城的吗?我看信上说话本在京城卖的很不错。”
“那是自然,咱东家可不一般,毕竟是——”突然想到什么,没继续往下说。
张清远会意,看来这宋公子家世很厉害啊,也不好奇,转而说道:“老哥,辛苦你跑一趟了,正好我这边第二卷写完了,这就拿给你。”说着,张清远将这几天刚写好的中卷拿给刘掌柜,正愁没理由出门呢。
既然分红不少,张清远又从小箱子里拿出一两银子,硬塞给刘掌柜,表示感谢,如果不是刘掌柜,自己也见不着书局的东家,分成这个事也成不了,根本不可能赚这么多银子。
刘掌柜推辞不过就收下了,抱怨道:“老弟,真拿你没办法,这不是碰巧东家来查账嘛!我这也是顺水推舟,谢什么谢!咱哥俩,这样就生分了啊!”不过脸上的笑意还是止不住,果然金钱的力量可以迅速拉近人跟人之间的感情,刘掌柜又解释说:“至于东家的家世,不是老哥不想说,实在是门庭太高,知道多了对你没好处,反正老弟你就放心写话本,其他都不用担心就是了。”
没错,张清远跟宋儒礼的协议也写了,书局这边对他是作者这个事保密,这不同于别的小打小闹的话本,一部连载武侠巨作,一旦火爆起来,自己一个小小的童生,绝对的招架不住。
况且,虽说为了生活,很多读书人都写话本,可都是起了笔名的,没人大张旗鼓。至于自己的笔名,则参考女儿的名字,叫微微清风。
拿到书稿的刘掌柜拒绝了张清远的好意,一再表示要不是东家这边着急,自己肯定留下跟老弟把酒言欢,跟张清远约定好下次交稿时间,又跟院里的张老汉说声告辞,乘着日头还早,赶紧回去了。
回程的路上竟然碰到去镇上的牛车,腿都快断了的刘掌柜赶紧坐上去,暗暗发誓下次来一定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