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红是江南的传统名酒。
用糯米发酵而成,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氨基酸。
江南的严冬空气潮湿寒冷,人们经常饮用这种民间自酿的黄酒,来抵御风寒!
女儿红喝起来酸中带甜,苦中有香,醇厚甘鲜,充满回味。
“汲取门前鉴湖水,酿得绍酒万里香”。
始创于晋代的女儿红,已经有上千年历史了!
早在公元304年。
晋代上虞人稽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状》中,就有了女酒、女儿红酒,作为旧时富家生女嫁女必备之物的记载。
当听到女儿出生时的第一声啼哭,哪个父亲都会感到心头暖热啊!
古时候的江南老爹们,就会把自家三亩田的糯谷,酿成几坛子女儿红。
仔细装坛封口,深埋在后院桂花树下……
就像深深掩藏起来的父爱。
没事的时候,来到树下踩几脚,仿佛心里也踏实了一些。
父亲回头望一望女儿,已经头扎红头绳,眉眼儿像清明时节的柳叶,一天比一天明媚!
待到她十八岁出嫁时。
就挖出自家地窖里的女儿红,作为陪嫁贺礼,恭送到夫家去。
按照江南这一带的老规矩,从坛中舀出的头三碗酒,要分别呈献给女儿的公公、父亲和丈夫。
寓意祈盼人寿安康,家运昌盛!
“生女必酿女儿酒”的习俗,在当地流传至今。
薛红星这个父亲也不例外。
薛沁、薛薇姐妹俩出生后不久。
父母就先后两次回到山村老家薛楼村,向酿酒坊的薛老师傅,花钱预订了十多坛女儿红!
姐妹俩的出嫁酒每酿好一批。
薛红星就蹬着三轮车,翻山越岭骑行90多公里,把酒坛子从家乡拉回市区,埋在自家院落的一角,那棵老桂花树下……
想到父母对女儿大爱无言的付出,此刻薛沁眼圈通红,鼻子发酸。
母亲夏雨荷来到她身边,望着酒窖轻叹了一声,幽幽说道:
“等过了年吧小沁,东方闲下来的时候,你们干脆在江南再补办一次婚礼!让他当着咱这边亲朋好友的面,风风光光把我的漂亮女儿迎娶走,再请大家喝掉你这些喜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