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活80年代,开局卖掉人贩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4章 600岁古槐的背后(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古槐树乡卫生院一角。

    绿荫如盖的大梧桐树荫下。

    骨科圣手陈载道医生,对秦东方悄然透露说。

    出现在当地的老外,可不止那个大西国的汉学家、考古学家、什么什么家戴维。

    另外还有几个来自西方,和东瀛鬼国的洋男女!

    这支“华夏文明史国际考察小组”,已经走访过我国不少地方。

    老外们来到古槐树乡之后。

    考察了黄河故道、无忧塔古迹、惠济河边那棵600年老槐树……

    “他们一直都是在白天光明正大行动,并且有乡镇干部陪同着,但昨晚不一样了!”

    60多岁的陈医生,扶了扶脸上的近视镜,对秦东方低声说道。

    “一个七里营的熟人告诉我,他昨天深夜去西岭山捕猎,却看到那个洋戴维,和东瀛什么郎一起,神神秘秘出现在了山上……”

    因为不少当地人都对老外挺好奇,热情围观过他们,有的群众已经认识其中几个洋男女。

    听了陈医生的介绍,秦东方皱眉惊讶。

    洋专家深更半夜的撇开陪同人员,擅自爬西岭山?

    这事确实挺反常啊!

    “陈大哥应该把相关情况,及时反映给乡里和派出所!”秦东方提醒道。

    “对,我向上边说了,但他们不让多管闲事!说人家是外国文史专家,有在我们这里考察的行动自由……”陈载道无奈叹息。

    “那你知道老外们,这次的具体考察项目是啥吗?”

    “戴维说他们是来调研考证那棵古槐树,与当地移民史的传说……”

    古槐树集,因惠济河边那棵600岁高寿的大树而得名,当地人称之为神槐!

    据说包括云阳村民在内的这一带人,当年都是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移民而来的。

    正所谓“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明洪武年间那场大迁徙开拔之前,人们都往各自行囊中,装了一捧家乡的泥土。

    还从洪洞大槐树的母体上,剪下一节节细小的根茎叶,一路呵护着南迁……

    来到千里之外的古槐树集后。

    大家再用插根育苗法,配上故乡的泥土。

    把采自山西大槐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