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锦书自掏腰包给周家买了许多吃的与两口大缸。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着,慢慢的人们也发现了异常。
多日不下雨,地里的庄稼全都干旱了。
从井里打来吃的水,也越发的浑浊,物价更是飞速上涨。
这一次,村民们开始心慌了。
他们守在刘一手家门口,想问个清楚。
刘一手东张西望,就是不出门,连连叹气。
现在来找他又能有什么用呢?
之前说了多少次要囤粮,就是没人听。
他自己家里也过的紧紧巴巴,再说了,下雨之事他想管也管不起啊!
梅花将筷子往桌上一摔:“他们见天的来咱们家门口做什么?你抓紧把他们赶出去,像苍蝇一般在这转啊转,我真是受不了了。
有这闲工夫,不如抓紧上镇上去买些吃的囤着。
你快去啊!”
无奈,刘一手出了门。
根婶担心的问道:“梅花,你说这真是要大旱了吗?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娘,你别担心。我买的东西差不多够咱们吃的。”
“你买的?可我怎么没看见东西在哪啊?”
“我把吃的全都藏起来了。锦书教我的,说物价一旦上涨,村里肯定会有人起歪心思,一手是村长。万一有人来偷又或是来借,咱们家也好有个应对之策。”
“有道理,有道理。”
根叔叹了口气,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看样子,真的是要大旱了。”
随即他也出了门。
而刘一手一再催促村民抓进去囤货,囤水,免得再耽误下去,什么都买不到。
根叔带着刘一手等人连夜做了多只木桶。锦书家都是姑娘,根叔特意让刘一手给她送去了十几个木桶。
韩锦书感激不尽,将木桶全都装满了水,放在家里的阴凉处。
又过了半月有余,天气更加燥热了,热的人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学校也停课了,镇上更是一片混乱。
乡亲们疯了一般抢购吃的,饮料厂更是迎来了好生意。
这会儿子大伙儿也不嫌弃饮料贵了,纷纷成箱的往家搬。
清晨,周星星一声尖叫,唤醒了韩锦书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