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就派他们去哪里吗?怎么现在又打算将这7万人派到东城门和北城门去驻扎?”
听到李倧的回话后,申景祯赶忙回应道。
“启禀大王,之前末将不同意的是将将这7万人同时分配到这四个城门处进行防守,那样的话老兵的兵力显得太过于分散了。但是东城门和北城门可是距离建奴最近的地方,在末将看来,建奴肯定不会舍弃这两个距离他们最近的城门,而去攻击其他相对较远的城门。毕竟,建奴的时间也不多了。他们想现在攻打平壤的话,肯定是想打个时间差,攻进平壤后,大肆抢劫一番,然后赶快撤退,躲过明军的到来。
如果是这样的话,咱们就不能让建奴如愿,一定要让他们在进攻平壤的时候,消耗大量的时间。同时,还应派出一名大臣去明军的军营里,督促明军尽快的赶到平壤,然后一起夹击建奴军队。”
听到申景祯的这一番话后,李倧陷入了沉思中。现在出使明军军营最合适的人员就是郑仁泰,可是此人从大明回来后,自己就将他给关押了起来。如果现在将郑仁泰放出来,并让他前往大明的军队里催促明军快速行进,那郑仁泰本人愿不愿谁也不知道,李倧自己肯定就会感到脸上发烫。
申景祯看着李倧脸上的犹豫之色,暗自思索了片刻后,心里便知道了李倧的心事。
“大王,不如现在就让末将前去将请郑大人出山。郑大人一生光明磊落,心里时刻都装着朝鲜的百姓。所以,末将前去请郑大人,应该会有所收获的。”
听了申景祯的这番话后,李倧艰难的点了点头。
“那好吧,待申将军接到郑大人后,告诉他,本王之前对不住他了。希望郑大人能继续发扬大公无私的精神,为国为民,带领大明的军队尽快来到平壤城下。”
申景祯听了以后,赶忙回应道。
“是,大王,末将一定不负使命!”
说完以后,申景祯便转身离开了。
申景祯从王宫里出来后,立刻下令让平壤城内的20万守军平均分配到各个城门处。而那7万的老兵,则在北城门安排了4万,东城门安排了3万
随后,申景祯又带着李倧的手令,来到了关押郑仁泰的地方。
“郑大人,别来无恙啊?”
申景祯看到郑仁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