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听,当然很愿意了,不仅能挣钱,还能和大明保持个好的关系,何乐而不为呢。
而有些人听到可以去其他地方寻找一些拥有大海船的来帮助大明运输粮食,也能得到一笔丰厚的奖励。这些没有海船的人,便坐船到其他的国家,忽悠了许多的海船来为大明运输粮食。并从中赚取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其中有人后来也成长为一个大海商,并且一生都和大明保持了友好的关系。
京城这边,施凤来的奏报送到后,让朱由校高兴不已,赶忙召集了内阁成员,英国公和各部尚书前来御书房议事。
“朕接到施爱卿的奏报,说是能往安南移民两百万人,这比咱们之前定的一百万人多了两倍。看来咱们之前定的计划必须要变一变了。你们看咱们是把之前定的从河南和陕西迁移百姓的数量直接翻倍还是再定其他的方案?”
内阁首辅温体仁说道,“陛下,目前有灾情迹象的并不是只有河南和陕西两地,山东,安徽等地也有。现在有此良机,咱们当然要让处在山东和安徽两地的百姓也趁早迁移出去。”
朱由校思索了片刻后,缓缓说道。
“那咱们就从河南,陕西,山东,安徽这四个地方各移民五十万过去吧,内阁牵头协调,户部要做好登记工作。之前陕西和河南已经登记过的百姓,可以先迁移过去。随后各地采用边登记边迁移的模式,这样能节省不少的时间。可以采用一部分走海路,一部分走陆路的方式。
那三个大型商队刚好又运送大量的粮食回来,可以让他们等一等,将一部分百姓运送到安南,再南下前去运送粮食。”
“微臣遵旨!”内阁成员和户部尚书郭成儒齐声说道。
“那好,那你们就快去办理这项工作吧。”
接到可以移民的通知后,之前已经登记过的河南和陕西两地的百姓,都高兴坏了,毕竟之前被朝廷的宣传给吸引住了。
之前大明日报每天都在宣传报道这件事情,说是皇帝陛下带领麾下的将军和官员,通过各种努力,为大明的百姓寻找到新的生存空间。那里一年四季没有冬天,粮食一年三熟,保证不会让百姓挨饿!
只是之前虽然有点向往,但是要突然离开了,才发现心中的不舍之情也这么强烈,但也没有办法,毕竟生存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