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燧发枪的生产产量是每个月生产3000支枪左右。目前已经储存将近15000支枪左右。”孙元化赶忙回答道。
“不知孙爱卿正在研究什么东西呢?”朱由校看着桌子上放的物件,疑惑的问道。
“哦,是这样的。下雨天的时候对燧发枪还多少有点影响,最近微臣正在研究改进激发装置,使燧发枪在下雨天的时候也能不受影响。另外,微臣正在考虑在枪支的子弹上进行一些改动,增加子弹的稳定性和射程。”
听了之后,朱由校缓缓的点了点头。
“孙爱卿,有这样一个问题,现在燧发枪的产量还是有点低,全国许多的部队都在等着更换装备。
如果通过再开设几个分厂,只生产枪支的零部件,最后运到科学院进行统一组装,你看这个方法行不行?”
孙元化想了想,觉得这个方法完全可行。
“回陛下,这个方法可行。只是每一个零部件制作的时候都需要质量达标,完全跟着图纸的尺寸做,只有这样,生产出来的零部件才有可能组装到一起。”
朱由校看着孙元化,一脸严肃的说道。
“嗯,那就辛苦科学院将每一个零部件的图纸给画一下吧,每个零部件的尺寸一定要标记清楚。随后朕就下令各省安排一些能工巧匠进京,赶制这些零件。
另外,所有的枪管都在科学院生产,毕竟枪管里的内膛线,现在只有科学院这里能完成。
争取将火枪的产量提高到每月生产一万支。”
“这个没问题,随后微臣就下去通知。等几个分厂建好以后,科学院就负责枪管的生产和枪支的组装。”孙元化缓缓说道。
朱由校继续问道,“孙爱卿,现在火炮的生产情况怎么样了?”
“回陛下,火炮能生产每月将近150门。”孙元化说道。
朱由校听了以后,觉得火炮的产量也是很低,全国这么多部队,什么时候才能补齐了。
“这样吧,火炮的炮管还是在科学院这里生产,其他零件一样有其他的几个厂生产。火炮的产量也必须得提上去,还有战舰上用的燧发枪和火炮,都采用这个方法。
之前已经新建了两个火器制造厂,现在再新建四个,一共六个火器制造厂。其中三个专门负责陆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