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将军。令,800里加急通知在陕西的李鸿基带领部队先一步入川,接管重庆的军务,镇守重庆!速去!”
“奴婢遵旨!”刘若愚快速出去传旨。
“传内阁,英国公,兵部尚书杨嗣昌,户部尚书郭成儒过来见朕!”栗清对着另一边的小太监说道。
“你们锦衣卫派人去四川,贵州,深入调查宣抚司奢崇明和贵州水西宣慰司的叔父安邦彦,提前在他们的部队里安排细作,有什么情报就近传给平叛的将领。”
“微臣遵旨!”
正在办公的内阁成员得到栗清的圣旨后,放下手中的工作便匆忙的来到御书房了。几人到了御书房,没等多长时间,英国公和兵部尚书,户部尚书也赶到了。
“刚刚朕得到锦衣卫密报,贵州水西宣慰司的叔父安邦彦在密谋造反,记得之前也有密报,四川宣抚司奢崇明也暗藏祸心,为了防止两人暗中勾结,朕已经下了旨意,让秦将军整军提前赶回四川成都,让在陕西的李鸿基直接赶去四川重庆接管军务,已经命令赵率教的第三军集合前去支援四川。”
“让你们过来是有这么几个事情,第一,一旦发生战事,谁可去统领全局;第二,调查清楚事情背后真正的原因,是当地官府的政策逼的民反还是他们本身就是包藏祸心之辈,这样以后就能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栗清说完之后,内阁成员袁应泰向前走了一步,“启奏陛下,四川左布政使朱燮元,字懋和,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绍兴府山阴县人,宗万历二十年进士,历官大理评事、苏州知府、广东提学副使等职,任内平反冤狱,革除民弊,又抚定织工事变。后为奉养父母而弃官家居十年,其后被起复为陕西按察使、四川左布政使。此人是个知兵之人,一旦有战事发生,微臣推荐此人统领贵州,四川全局之事。”
“启奏陛下,现右佥都御史、贵州巡抚王三善,字彭伯,为官公正廉明,曾平反楚宗等人冤案。他因才用人,不阿权贵,知兵道一事,可以在贵州负责呼应朱燮元。”内阁首辅温体仁也推荐出一个人。
“陛下,老臣以为阵战之事应该以武将为主,既然赵将军已经整军准备出兵了,那两地的军事还是由赵将军负责吧。”英国公淡淡的说道。
栗清深深地看了一眼英国公,看来宁远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