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的时候可以防御可以进攻!平时训练的时候将刺刀收起来,挂在腰间就行,作战的时候直接安装在枪口下的卡槽内,你看这个能实现吗?”
孙元化认真的听着,眼睛越来越亮。
“陛下,这个真的是天才的想法,完全可以实现,只要在铸造枪管的时候,将铸造模具改变,加上一个设计好的卡槽模型就行了。”
“嗯,还有,军舰上的士兵也要列装燧发枪,只是军舰上使用的和陆地上使用的是不是要有不一样的地方?是不是要加强防潮的功能,你们在继续研究研究。”
“是,陛下,微臣回头就抽调人员专门研究军舰上使用的各种武器。”
“孙爱卿,现在新式燧发枪的产量如何?”
“回陛下,自使用陛下说的流水线作业的方法后,产量大大的提高了,现在能达到月产5000把。”
“嗯,那现在库存有多少?”
“宁远大战之前调走了库存的3500把,到现在有将近两千把的火枪。”
产量还是有点低啊,不说大明的军队有多少,就说京城现有的4个军,每个军就得需要一万把火枪,而且刘兴祚的第五军还在筹备中,总不能装备这五个军就得用一年的时间吧?
“孙爱卿,这个产量必须得继续提高,可以在其他地方开设分厂,一次性多开两家,将现在技艺熟练的工匠平分到这上的厂子里,继续招募工匠,这样前期可能产量会低一点,但是朕相信,等新招募的工匠技术成熟了,那生产的总量回大大的提高。”
“陛下,这完全可以实现。研发的力量暂时不能分散,但是生产的力量可以分散,以老带新。而且用陛下的流水线作业,各个生产环节学习一段时间后就能熟练的掌握。”
“那好,那这件事情爱卿和工部联系,由工部负责建厂,招募人员,随后你们接手,现在火器研发和生产暂时还不能放在外面,随后朕就给工部打好招呼。还有,刘若愚,给田尔耕带话,每个分厂各派一个锦衣百户进驻,出入人员严格检查,确保燧发枪的秘密不能外泄!”
“微臣遵旨!”
“那行吧,你们先忙着,朕去宋爱卿处转一转!”
“恭送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