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朝过后,栗清召集内阁大臣温体仁,顾秉谦,施风来,袁应泰,英国公张之极,兵部尚书杨嗣昌,工部尚书崔呈秀,户部尚书郭成儒,吏部尚书周应秋,礼部尚书霍卫华,刑部尚书来道宗前来来御书房议事。
“诸位爱卿,山西八大晋商伏法后,大同总兵王朴,太原总兵姜镶也被查出私通建奴,走私军用违禁品,已被下诏狱,朕今日召尔等过来是想议一议这两地总兵的人员,孙承宗总督也发来奏报询问,毕竟边关军事重镇,没有主将领可不行,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人选?”
众人互相看了看,都默不作声。毕竟前几次皇帝的独断专行给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的皇上,和以前相必少了几分优柔寡断,多了几分刚毅与果敢,颇有几分成祖的干练。
当栗清把目光看向英国公的时候,张之极心里也知道,自己是逃不掉的,还是得自己出头。
“回陛下,老臣有两人推荐,一是辽东车右营都司左光斗,二是山海关将领吴襄,此二人都是领军多年的人物,擅长沙场作战,且在边关多年,可以胜任总兵。”
英国公推出的这两个人选,在历史上也是有污点的,一个是后期佣兵投降满清导致南明灭亡,一个自己的儿子打开山海关,放满清入关,这两人都是愧对中华民族的人。所以,栗清肯定不会采纳的。
看来,英国公的忠心是有的,但是眼光毕竟还是有限的,栗清暗自思量。
看栗清的目光又转向新上任的兵部尚书杨嗣昌这里,杨嗣昌也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
“陛下,微臣推荐卢象升,山海关参将贺人龙”杨嗣昌干练的说道。
卢象升?栗清心里想着此人的历史功绩。历史上的卢象升也是一个猛人,天启二年,考中进士,初任户部主事,升任员外郎,累迁为大名知府。也是明末抗清名将,因高起潜拥兵不救,终因炮尽矢绝,战死疆场,年仅三十九岁,追赠太子太师、兵部尚书。此人可用!但是贺人龙可就不行了,虽然是武进士,也算是明末悍将,但因保存实力,致使傅宗龙、汪乔年两位总督被李自成杀害,这也是个遇见事没担当的人,让他当了总兵,说不定哪天就弃城而逃了。
栗清又看向其他的人。
“老臣推荐京营副总兵黄得功,山海关副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