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我为天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章 科学院传来喜讯(2/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不知孙爱卿这次要给朕什么样的惊喜啊?”

    “回陛下,这次邀请陛下前来,是因为上次陛下说的后装的燧发枪已经研制成功。”

    “哦,是吗?这么快?”

    “回陛下,主要是上次来得两个西洋人中,有一个在西洋的时候就对这种后装的燧发枪有研究,这次来了以后,在此研发,加上我们大明的本地技术,便很快就研发成功了,而且配上整根的螺纹内膛枪管,火器的威力更大,射程更远了。”

    “是吗?朕都迫不及待的想看一看了。”

    转眼之间,众人来到实验场地,看见已经有助手准备好制造好的火器,在起码300步和500步开外,各竖着一个披甲的木桩。

    “开始吧,让朕也开开眼界。”

    孙元化对着旁边的助手示意了一下,只见助手拿起桌子上放的一把火器,又从另一边拿起新研究出来的油纸将火药和弹丸包装在一起的子弹,从火器的后方塞进去,然后放下护罩,扣动了扳机,啪的一声传来,只见远方300步距离的那个披甲的木桩爆裂开来。

    接着又用同样的操作对着500步距离的披甲的木桩进行射击,同样的穿透盔甲的正面,深深的嵌进木桩里。

    “好好,真是卫国利器啊!这个火器的产量如何?”

    “回陛下,这段时间匠人的配合熟练,月产预计达到1500把的数量。”孙元化高兴的回道。

    “好,好啊!传旨,赏赐孙爱卿3万两白银,参与射击的赏赐2万两白银,匠人赏赐1万两白银!”

    “陛下,这赏赐会不会太高了?”徐光启赶紧问道。

    “不多,徐爱卿你不知道这个利器对朝廷,对国家的作用,有了此利器,我大明将会立于不败之地!”

    “孙爱卿,这个产量有没有办法继续提升?”

    “回陛下,目前来说月产1500把已经是极限,毕竟有手艺的匠人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

    “嗯,朕有个办法,孙爱卿听过流水线吗?”

    “流水线?那是什么意思?是人名吗?”

    “哈哈,不是人名,是一种作业生产方式。就是像一条河在流水一样,从头到尾都在流过,意思就是假如制造一支火器有十个工序,需要一个熟练的工匠从浇筑枪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