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看了两眼,喊道,“路女官!”
路女官从外面进来。
“三里湾到景田的路费,先按三百文一趟算,你带他们去账房,再叫人给他们备一份年礼。”
顿了顿,又补充道,“外加二两过节费,家住班陶乡的,给他们借辆驴车吧,初三开工时,还回来就成。”
“是!”
路女官离开书房,就把外面候着的几人带去账房。
嬷嬷给银子的时候,有人觉得不对,开口道,“嬷嬷,是不是给多了?”
“你们跑船一趟三百文,多的是乡君给你们的过年封红。”
嬷嬷指着账本,“来,这里按个手印,然后随我去库房拿年礼。”
“还有年礼?”有人惊呼,觉得幸福来的太突然了。
“还有假的不成?”嬷嬷傲娇的哼了一声,“乡君向来出手大方,只要你们来年好好干,乡君满意了,好处定少不了你们的。”
年礼不多,一条熏了两天的腊肉,两斤鲜花饼,十个皮蛋十个咸鸡蛋。
“知道你们急着赶回家,这花卷馒头是乡君特意命人给你们准备的,家主班陶乡的两位小伙,驴车也借给你们了,初三开工时,记得把驴车赶回来就成。”
伙计们感动的一塌糊涂,就是张量,也是心存感激的。
拿了工钱和谢礼,大家纷纷告辞回家。
书房里,明珠和江二舅赵竹林两人继续说事情。
“卷蓝菜孟老板尝过了,打算给三十六文一斤,因为卷蓝菜不耐放,三天一过便焉巴了,我们好说歹说,他就一口咬定三十六。”赵竹林语气激动。
“望江楼一斤十六。”明珠语气淡淡,“景田镇应该不止孟老板一个商人吧?”
言外之意,可以多聊几个,择优合作。
“孟老板有个特点,说好的事情不会轻易变卦,二来他实力不错,与他合作不用担心货太多了吃不下。”
江二舅开口,“此事还未敲定,想来年后会有很多老板主动来找我们。”
“菘菜卖得差不多了,年后估计忙活几天就可以采摘卷蓝菜了。”明珠看着他们,“我也不是吝啬之人,让出一文的利给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