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坛五十斤,十五坛才八百多斤,重量刚刚好。
明珠又问,“金卫长呢?”
“老太爷和老爷跟阵举人参加斗诗宴,金卫长不放心,亲自跟着。”
“陈家如何?”
“陈家与我们一样,祖辈也是种田的,陈举人的父亲是个秀才,三十多岁考中秀才之后,便开办了私塾。
同老太爷一样,教书育人了十几年,陈举人也算是他培养起来的。
陈举人一共育有一儿三女,大女嫁做商人妇;二女嫁到隔壁镇,丈夫是个秀才;三女嫁得最好,丈夫是个举人,在县学做夫子。
陈家学堂有今日的口碑,陈老秀才功不可没。
另外,陈举人的长子,打算参加下届的乡试。
老爷这两日,跟陈秀才聊得还不错,据说两人还相互鉴赏了文章。”
说话间,两人已到驿站。
“乡君。”苏公公迎了上来,“热水已经备好了。”
明珠‘嗯’了一声,去了净房。
沐浴出来之后,对苏公公道,“田洲知县好说话吗?”
“田洲知县年事已高,再过两年便会告老还乡,据说他告老的折子已经递上去三次了,不出意外,应该很快就能退。”
做知县做到退休,说明他没什么背景人脉。
“打声招呼,让他知道我们的存在就行,其他的顺其自然。”明珠开口,“镇长也是一样,不必刻意讨好。”
“是。”
“准备一下,明日返回津西。”顿了顿,补充道,“让赵竹林在附近租一座院子,方便伙计落脚。”
苏公公得了吩咐,立即去找赵竹林。
“苏公公!”正在吃东西的赵竹林,看到苏公公来找自己,连忙放下碗筷站了起来。
苏公公压了压手掌,示意他别动,“乡君明日返程回村,让你在附近租一间院子,供伙计落脚。
不出意外,这条路开春后便会热闹起来。
乡君在镇上和县里置办了田产,以后肯定会开铺子。”
赵竹林不笨,立即听出苏公公的言外之意。
乡君产业越来越大,想要混出头就必须把事办妥办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