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疯狂种田后,我靠空间被全朝团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7张 沉重(5/6)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试乡君如何安排。”

    听言,明珠抬头,“县考人数可有规定?”

    “不得低于二十人,如若低于二十人,便要与别县合考。”

    “青瓶的县试,往年大概有多少人参加?”

    “很少达到二十人,三县并考已经很多年了,而且三县的参考人数,莫约五十左右。”

    “上榜名额取多少?”

    “五十以内,取十五人;六十以内,取二十人,但很少有达到六十人的。”

    “府试和院试呢?”

    “府试只排名,不减人,院试则是十取二之法。”

    也就是说,十个考生择成绩最好的两人。

    “别府亦是这般吗?”明珠又问。

    黄掌事摇头,“此法只针对分文不盛之地,像江南一带,名额都是定好的。”

    “禀生名额亦有定数?”

    “前十是禀生,属于一等秀才,每年可到官府领取食饩(xi, 四声,意为补贴),亦可凭借秀才文书进县学。”

    大概了解之后,明珠说道,“昨日,本城主去上坡村巡视菜田,听闻村中有私塾,便过去看了看。

    私塾的夫子是个老秀才,教书育人数十载,授课方式一成不变……一番了解后,才知他闭门造车严重。

    便是他的亲儿子,亦被耽误了,本城主不忍心,已承诺资助老秀才的儿子参加院试。”

    黄掌事惊愕之余,连忙道,“城主大善。”

    “凌江一带,文风不盛,不是没有喜欢读书之人,而是读书太贵,很多人读不起。”

    明珠看着黄掌事,“本城主当初推万牲草、水车,带头种菜,就是为了让更多人的进入学堂。”

    “乡君说的是。”黄掌事赞同道:“仓禀实而知礼节,只要温饱解决了,老百姓才会考虑读书之事。”

    “所以那李大成,考了三次不中,便被迫放弃了。”

    明珠开口,“李家底子薄,光是供书籍和笔墨,已是十分吃力,加上有了小孩,负担可想而知。

    当然,本城主不是动了恻隐之心才资助的,而是看了此人的文章过后才决定的。”

    黄掌事似乎懂了,“乡君是说,此人中秀才的几率很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