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婢回来了。”
见明珠回来,红英立即跟在身侧,汇报道,“乡君,此次运气不错,恰好碰到上河城通判抄家,通判被判了死罪,其家人无一幸免,全被斩首。
府里头的丫鬟小厮全被充做官奴贩卖。
奴婢去的巧,又带足了银两,从中挑了二十三个,其中丫鬟九个,小厮六个,三个妇人,两个掌柜,两个厨子,还有一个木匠。
有个妇人,原来是伺候通判夫人的,但通判夫人不喜欢她,老夫人去了之后,通判夫人便把人发配到针线房,妇人也因此逃过一劫。”
明珠问道,“通判犯了何事?”
“通判私吞银矿不上报,被执行任务路过的玄衣卫发现,通判被抓的时候,银矿已被挖了大半,抄家时,搜出了大量白银。”
上河城离凌江不远,同凌江一样,文风不盛,经济落后。
果然,越穷的地方贪官越多。
“私吞银矿可是重罪,朝廷只砍了通判一家?”
红英摇头,“高氏一族被株连三族,四族和五族被发配到边疆修筑长城十年,三代不得科举入仕。”
这样的判法,第一次听说。
明珠看向路女官,“私吞银矿罪,不是株连九族么?”
“私吞银矿的确是株连九族的大罪,当今仁慈,只要三族外的人没参与,便可免去流放和苦役,但他们要比别人多交两成的税十年,且三代不得科举入仕。”
这样的惩罚,让人煎熬,可在生死面前,却算不得什么。
毕竟,只要还有人,还有后代,薪火便不会断。
明珠觉得,还是判轻了。
“知府呢,可有受到牵连?”
红英把自己知道的说出来,“听说是被贬至一个偏远小县,具体是哪里奴婢不得而知。”
难怪那些官员见了玄衣卫,跟老鼠见猫似的。
一个被端,无论知不知道,多少要受牵连,如上河城的知府,一定呕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