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站杀人案,上面虽没有文书下来,但浔州的匪窝却悄无声息的被端了四五个。
这才是他所忌惮的。
羲和乡君说,可一不可二,那便说明,她没有计较。
相比其他,知府倒是宁愿相信明珠不会虚言。
乡君仪仗在浔州停留了一个晚上,第二天继续赶路。
走走停停了差不多半个月,总算是离凌江越来越近了。
“乡君,明日拜月节,咱们在临晋城过节,还是继续赶路?”路女官问道。
“过节了再赶路吧。”
明珠看着窗外的圆月,有些想家了,也不知今年的拜月节,家里怎么过?
此时,沈家人也在挂念明珠。
“两个多月了,也不知明珠何时回来。”
杨氏一边包着鲜花饼,一边念叨,“田里的稻子收完了,大伙儿一天天的过来问,咱们家今年种什么菜,可明珠没回来,我心里也没底,话都没敢跟她们说明白。”
“奶奶,咱家今年还是种松菜为主,村里的先不急,待过了拜月节,我回府城的时候,顺便去明玥山庄一趟,请夏管家安排人手先种庄上的。”
沈长枫开口,“至于村里的,复请去年种过菘菜的婶子,问题应该不大。”
“你二爷爷家,去年种的菘菜个头不错,到时候请你二奶奶和堂叔过来看看,把握更大些。”
杨氏和江氏,也不是没种过菘菜,只是那时候,她们都是听明珠指挥。
这会儿,明珠不在,她们没了主心骨才不能肯定自己行不行罢了。
“奶奶,大哥,你们别光想着拜月节之后种什么呀?”沈长佑指着前面的一排竹楼,“要是明珠回来了,住哪?
老宅推倒了,一个屋子都还没盖好,乡君府更是不用说,地基才刚刚整好,要是明珠回来了,她住哪?
怎么说,明珠现在也是有身份的人,再跟我们挤这竹楼,不太像话吧。”
杨氏听言,也愁了,“那咋整?”
“明珠不是在镇上买了两座院子么,咱们先去把院子收拾收拾,等明珠回来了再决定也不迟。”江氏说道。
沈镜之点点头,“只能先这样了。”
拜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