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现在又让那些知青住了进去。
说起知青,几个嫂子也打开了话匣子,宋大嫂说:“哎,这些城里的孩子可难管了。”
“怎么了?”顾岚枝随口问。
“一开始不爱干活,到处溜达,等到年底没有粮食吃了,又要闹事。”宋大嫂说。
顾岚枝说:“他们手里不是有钱吗?”
“有钱没有粮票有什么用。”宋三嫂说。
“他们没和村里人买?”
“买了,不过谁家也没那么多粮食卖给他们。”宋母说:“大家前些年饿怕了,可不敢为了点钱就随随便便把粮食卖了。”
“对啊,而且本来村里能吃上饱饭的就没几家。”宋二嫂说。
“那今年就老实了吧。”
“今年是老实了不少。”宋大嫂点点头,说:“不过还真有两个难管的刺头。”
“怎么了?”顾岚枝问。
“去年他们吃不上饭,咱爹从大队给他们借了粮食,说了今年用工分还,虽然吃不饱,但是好歹能过下去,结果有两个小子趁着晚上去大队偷狗。”宋大嫂说。
“被逮到了?”
“是啊,那狗也不认识他们,看见他们可不就可劲的叫嘛,旁边的邻居还以为有人去仓库偷地瓜呢,没想到他们是想偷狗。”
“怎么处理的?”
“被咱爹连打带吓唬了一顿,可是安生了。”
顾岚枝点点头,她以前看资料看到过说知青到了农村也有坏分子,做偷鸡摸狗的事情,没想到羊角村就有。
“也还是有好青年的。”顾岚枝说。
“那倒是。”宋大嫂点点头。
宋二嫂说:“那个田同志人就不错,人长得白净,手脚也老实。”
“我听说那个田同志家里条件可好呢,家里经常给寄东西。”宋四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