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孩子们能玩到一起,顾岚枝就在旁边和宋三嫂聊天。
“这次回来能在家呆多久?”宋三嫂问。
“和以前都差不多,也就能在家呆个八九天,就得回去了。”顾岚枝说。
“你们这回来一趟也不容易,来回就得好几天啊。”宋三哥也说。
“是啊,要不然还能在家多呆几天,平时也顾不上咱爹娘,麻烦几个哥哥了。”宋益樟说。
“都是自己弟兄,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宋三哥摆摆手。
“三哥这几年怎么样。”
“我不就和以前一样,还是在村里小学教学生。”宋三哥说着叹了口气。
“怎么了?”宋益樟问,顾岚枝也看过来。
“我听说城里的学生和老师都积极踊跃去首都,接受领导人的教育呢。”宋三哥说。
宋三嫂听到宋三哥又说起这件事,没好气的说:“今年下半年,不知道怎么兴起了一阵去首都的风气,市里好多学生和老师都去了。
你三哥都一把年纪了,还想跟着凑热闹,怎么了 ,首都是咱们这山沟沟里的人能去的吗?”
“那怎么了,不管多大年纪,思想都得进步,再说了,去首都学习坐火车都不用花钱。”宋三哥说。
“你说怎么了,你这一去得多长时间,家里就留我自己带着孩子呀。”
反正宋三嫂是不乐意的,她觉得安安生生的过自己的日子比什么都强。
“老五,你看看你嫂子这是说的什么话,头发长见识短。”
“三哥别这么说嫂子,嫂子也是为了家里嘛,进步也不是非得去首都才行,咱们做好自己的工作,为社会主义做贡献,一样是进步。”宋益樟赶紧劝宋三哥。
“就是啊,三哥,你想想,虽然去首都不花钱,但是去的人多了,不是也给政府添麻烦了吗?”
顾岚枝也笑着说,她记得这件事好像进行了差不多一年,就被另一位领导人叫停了,就是因为人太多,国家负担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宋三哥以为宋益樟在部队眼界开阔,会同意他的想法。
没想到他们两口子也都帮着宋三嫂说话,只能摆摆手,不再说这件事了。
几个人又聊了几句,宋益樟说:“那三哥三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