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和读者的来信给了顾建国。
第二天,顾建国就骑着自行车去了政府办公大院,在门口登记后进去了。他没有见张景同,把信给了秘书李言。
李言摸了摸厚实的信,笑着把顾建国送到了大门口,然后把大大的信封给了张景同。
张景同见是顾家小四写的信,神情微愣。打开大信封,就见里面是好几封信。他拿出顾思晴的信打开仔细看,越看脸色越凝重。
看完顾思晴的信,他又看了那几封读者的信。然后他靠在椅背上沉思…
他以前从没有关注过学校霸凌这种事情,国家教育耽误了多年,现在在大力恢复、改革教育,但都没有注意到校园霸凌这种事。
作为一方官员,他能想到的不仅仅是顾思晴信上写的那些,他想的更多更深远。
但他即使主管一方,但这种社会性问题他也没办法解决。这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
思考了一会儿,他把李言叫了过来,吩咐道:“跟华国日报协调下,让他们把这封信登在报纸上。”
他把顾思晴的信递给李言,又道:“让教育局的局长明天来见我。”
一个星期后,华国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顾思晴的信,下面还有报社编辑的相关评论,一时间引起了社会很多人的关注。
同时作者“粘豆包”也被更多人记住了,就连刊载《谁的青春不肆意》的杂志都提高了不小的销量,就是《谁的童年不烦恼》的销量也提高了很多。
真是无心栽柳柳成荫!
栗州这边,教育部部长经过跟张景同的谈话,也意识到了霸凌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开始做一系列措施。
“别管作用大不大,总算有点作用。”顾思晴放学的时候,坐在韩正平自行车后座说。
“顾作家,你现在可是名人啦!”韩正平笑着跟她玩笑。顾思晴夸张的左右看,“名人在哪里呢?哪里呢?”
韩正平哈哈笑,笑着道:“那你要不要奖励啊?”
顾思晴疑惑:“要什么奖励?”
韩正平:“出名了的奖励。”
顾思晴撇嘴,就知道逗人,刚才怎么不说有奖励?但是她脸皮厚,出尔反尔的事情也能做。她道:“当然要啊,快说给什么奖励。”
“在衣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