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妮得了县委和妇联送来的锦旗,还受邀参加部队里举办的庆功表彰大会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三里村。
那些下了工不干活儿的村民们,就自发的组团到杨家门口看热闹,再一次把杨家给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大家脸上都带着自豪的笑容,嘴里也是毫不吝啬对杨家的夸赞。毕竟,这个英雄可是出自他们村呢,多骄傲的事情啊。
有人是真心为杨小妮高兴;
有人只是虚情假意的来说几句好听话;
同样的,有人就是真的羡慕嫉妒又加恨了。
比如,在知青点混的格外艰难的知青们,他们相对与三里村的村民来说,可都是所谓的“知识分子”呢,到了三里村怎么着也比这些泥腿子高尚几分。
可是现在,这个泥腿子却比他们都要优秀,还得了县委的锦旗;
你叫他们怎么能不妒忌呢!
同样难受的,还有计春玉。
明明她刚刚还在说,杨小妮一个泥腿子,配不上顾孟生,可是这锦旗和邀请函后脚就送到家里来了。
那可是县委和妇联送来的。
多珍贵啊。
据她所知,整个红星公社,这还是头一份儿!
这样的殊荣,别说是让杨小妮在整个红星公社成为红人了,怕是整个庆云县,都会知道三里村出了一个参与传染病的女英雄了。
这样的人,还有谁敢说,她配不起顾孟生!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些其实都不算什么,因为那县委来的许成,后来又当众宣布了一个事情,“杨小妮同志,介于你在这次抗击猪病情里的优秀表现,我们县委决定针对你学习的专业,奖励你一个事业编制的工作机会。”
什么叫事业编制的工作机会?
这样说可能拗口,但用老百姓的话,那就是吃商品粮的铁饭碗。
其实城里很多在工厂里上班的工人,都不是事业编制,而只是临时工,就好比杨小妮现在在公社卫生所一样,只是个临时的。
这部分临时工也享有工资待遇,只是工资待遇不如正式工好不说;
还随时面临被解雇的危险。
临时工,就盼着有机会能够转正。
而杨小妮这一回,只要答应了,就算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