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晚上娱乐少。
大黑天的,男人早早上床睡觉,女人则点着油灯,抽空织棉线。
现在这年代,每人每年只有一两尺的布票,一家人根本不够用,而且,即便有了布票,也没有余钱去买。
所有大家都会自己在家里做棉线,织布做衣服。
刘丽芬就是其中的巧手。
点上油灯,刘丽芬搬出织纺车,杨家两个嫂子也很自觉的过来搭把手,随着纺车嗡嗡作响,一团团棉花搅进车里,最后变成一根根细细的棉线。
婆媳三个分工明确,忙忙碌碌。
杨小妮头一次过来帮忙。
刘丽芬却十分心疼:“妮儿,你病了就别出来受风了,小苗他们几个小的白天抓了些马兰头,我加了点苦篙熬了汤,你喝点就回屋睡吧,被子捂好点,出一场大汗,明儿起来就精神了。”
马兰头,嫩叶可以吵着吃,根茎是有名的中药。
再加上苦篙熬成的汤,那味儿……
身为一名医生,杨小妮坚决摇头,“娘,我不喝了,我已经好了。”
“怕啥,我加了糖了。”
刘丽芬看穿她的想法,“生了病哪能不吃药,你快回屋吧,这些事交给你嫂子就成。”
杨小妮十分感动。
记忆里,杨家人都对她十分好,用现在流行的话概括,叫团宠!
“娘,我想跟你说个事儿,我想去公社玩。”杨小妮说出自己的目的。
她本来还愁着空守一仓库的物资没有合理的借口,经过杨玉翠一家这么一闹,倒是提醒了她。
她可以去公社转一圈啊。
公社有供销社,她转一圈回来,就说在供销社买的。
至于钱票子,都推给供销社好了。
“你刚好点儿,去公社干啥?”
刘丽芬讶异的看着他。
“我就想出去转转,透透气。”
杨小妮小声回答,其实她是心虚。
毕竟她是穿越来的,虽然有了杨小妮的记忆,但两人性格上有差异。
她就是怕杨家人看出什么端倪。
杨小妮甚至什么借口都想遍了,但刘丽芬十分干脆的摆摆手,“你想去就去吧。”
“对了,你大哥捎信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