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家住许大茂隔壁,我姓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4章 下乡(3/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潮,五十年代就开始了。

    所以,也不是啥新鲜事。

    只是。

    让院里的一干人想不通的是,以前院里的适龄成员,有一批已经下过乡了,怎么又来了。

    “傻柱,躲什么躲,再躲,你能躲的过去吗?丁主任这次来,就是让你这样的懒散份子,下乡接受劳动再教育的。”

    许大茂又一次针对傻柱了。

    “许大茂,需要接受劳动教育的是你吧。你这种人,才欠教育呢!”

    傻柱回应了一句。

    而就在许大茂跟傻柱互掐的时候。

    刘海中三位大爷跟丁主任已经聊开了。

    易中海:“丁主任,这让年轻人下乡锻炼一下,是好事。我代表大院,坚决支持上面的决定。”

    易中海无儿无女,老绝户一个。

    自然对这样的政策,不感冒。

    可是刘海中跟阎埠贵则不同。

    他们两家可是有好几个孩子呢。

    像刘光天、刘光福、阎解放等,都属于丁主任说的年龄范畴之内的需要再教育的一批人。

    因此,刘海中跟阎埠贵自然对易中海的话反感。

    这俩人,都有各自的小心思。

    刘海中对于下乡一事,看的透透的。

    啥劳动再教育。

    一不升官。

    二没前途的。

    耽搁几年。

    回来以后,儿子们现有的工作还能不能保住都不一定。

    可以说。

    这件事情,站在他的角度看来,根本不是好事。

    而阎埠贵则是想的更多。

    俩适龄儿子,家里花了多少粮食,多少钱,养这么大,平白无故的送到乡下让别人捡便宜,这买卖差,太不划算了。而且,对于阎埠贵来讲,自家俩儿子要是下乡劳动再教育了,这工作停了,工资也跟着停了,这得损失多大啊。

    阎埠贵:“一大爷,你这话说得就不合适了。年轻人下乡劳动在教育,锻炼一下是好的。可是在哪不是为社会建设而出力。乡下城里,应该不分彼此。再者说,咱们院里的年轻人,以前已经下乡过一次了。这再次下乡,不是占了别人的名额嘛。这让别人本来有锻炼的机会,结果因为名额不够,没了锻炼的机会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