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个,牛姓是由他族改姓而来。明清时云南丽江府石鼓、中江等地土把总有牛姓,为纳西族;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归镶黄旗包衣管领;今满、藏、土家、蒙古、东乡、回、朝鲜、彝等民族均有此姓。”
沈烟陵这么解释,牛犇觉得太神奇了,三个孩子那么小,也能听懂吗?
但三宝却似模似样的点点头,好像真的记住了一样。
小宝还奶声奶气的问道:“那牛叔叔,你的姓是怎么来的?”
牛犇摸了摸鼻子,有些尴尬:“叔叔也不知道,因为叔叔的祖先就是这个姓。”
“哦。”小宝的好奇心没有得到满足,还有些意犹未尽。
不过小宝也没有一直揪着这一点,也没有多问。
沈烟陵教育了三宝,又起身对牛犇问道:“这些院子的价钱,我刚也看了一下,上面并没有标注。是没有询问,还是?”
牛犇道:“上面本来有标注的。不过我又跑了一趟,仔细的询问了,还没来得及写,不过我想我人来了,直接给嫂子说也是可以的。”
沈烟陵点头:“那就拜托你说一下,这些院子的价格了。”
牛犇:“可以的。不过和嫂子想的不一样,大部分确实是要上万块,不过也有稍微便宜一些的。比如说这几套……”
沈烟陵听了牛犇的介绍,也明白,院子的价钱肯定有不一样的。
李老的儿子标注的那个价钱,可能会比牛犇的这个要贵。
她对于七十年代的房价也不了解,她只是前世在大学的时候,听同学感慨的说了几句,八十年代的四九城房价那么便宜,怎么没有人买。
当时,在班上也是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有不少人讨论。
沈烟陵的认知,也是从其中来的。